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潮汕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佩群 《特区经济》2010,(2):151-153
通过对潮汕区域旅游条件进行深度分析,针对潮汕区域旅游合作问题及障碍具体情况,提出加强潮汕区域旅游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潮汕平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一定要从潮汕平原的实际出发,联系国内的经济形势,注视国际经济的动向,抓住潮汕平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根据发挥优势的原则,提出潮汕平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制定实现战略对策的政策措施。一、什么是潮汕平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一九八三年八月起,汕头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新的汕头市,包括二市八县,从地理环境来看,主体是潮汕平原。所以研究汕头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潮汕平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浩 《改革与战略》2012,28(5):125-127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潮汕大文化学》读后杜经国,陈荆淮纵观近几年悄然兴起的潮汕文化研究的诸多文章,多是某个人物、某一事件、某一专题的论述。杜松年先生全貌性纵论潮汕文化的专著——《潮汕大文化》的出版,终于填补了潮汕文化研究的这一空白。正象潮汕文化本身多姿多彩的一样,杜松年...  相似文献   

5.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之一。文化与地产的结合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创新业态,是文化发展与地产创新的必然结果。文化Mall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消费体验和精神享受。一、文化地产的提出及发展1、文化地产的概念及特点文化地产就是以地产作为载体的文化创新,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文化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从而满足当代中国人日益提高的居住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总体上看,湖湘文化中缺乏市场经济和现代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基因。在湖南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整合区域内积淀深厚的湖湘文化,释放其经济潜能,创新企业文化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通过吸收其他优秀区域文化等先进文化的思想内核,与湖南地区经济有机地耦合在一起,从而有力地促进湖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潮汕文化是由中原汉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而成,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地域文化,既体现潮汕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主体特征,又陪衬以闲适悠然的民间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丽娜 《辽宁经济》2010,(12):35-35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一、以文化创意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内生的竞争优势.区域文化观念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并以其为载体和中介,在微观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产权安排、产业选择等;在宏观层次,对经济发展有全方位、持久的影响,影响区域经济活性、区域创新和区域综合力等.而两个层次的对接、互动与耦合,使得区域经济模式打上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两者的互动发展与一体演进又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旅游文化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具有精神动力支持和调节社会行为作用,以及两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旅游文化内容、形式、业态,不断创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旅游文化生产力、旅游生态文明,促进旅游文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梁敏 《老区建设》2013,(4):33-35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是指通过旅游开发的模式,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形势下,探讨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挖掘江西革命传统文化,这对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江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天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对危机,除了加强国际合作、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外,当前更重要的是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央已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措施.并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然,创意产业可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它强调创意和创新。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精神需求,从而有效刺激内需;还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的优化,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调整心态,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要警惕文化殖民主义,保护民族文化特性;要重塑民族精神,加强民族文化理论创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江苏沿海文化发展的制约瓶颈,提出激活海洋文化的历史积淀、打造独特文化品牌、实现区域特色发展、创塑现代滨海区域城市群等发展战略,将江苏沿海文化资源的潜在功能充分激发出来,创新并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全新海洋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江苏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5.
潮汕经济是近代以来中国东南沿海与国内外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经济体之一。1949—2010年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机制和发展格局发生多次全局性更迭的时期。文章拟以这一时期潮汕经济为样本,通过对潮汕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因商而兴”还是“因工而盛”、资源配置机制是以“分散自主”还是以“集中整合”为主、空间格局是“单核多层”还是“多核多圈”这三个方面矛盾的历史演化过程展开分析,以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机制和发展格局的互动与组合,如何导致该区域呈现出对应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成武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文化大发展意识,深挖文化底蕴,抢抓发展机遇,加强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全县经济和文化事业呈现和谐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7.
浙江传统文化与"浙江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佑林 《浙江经济》2004,(20):38-40
以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为源泉的企业家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技术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都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因素或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们只能在完善的经济制度中才能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促进高校和旅游发展的双赢战略.相对于社会文化创意,高校文化创意精神品质更具高层次性,创意实践与产品更具独特性.高校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拓展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实现新时代"旅游+"战略、构建以内涵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社会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施玮  吴赢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6-20
区域竞争的加剧,使得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根据区域发展中要注重考虑文化因素,强调要将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区域发展的研究之中的观点,本文提出了"文化资源"的概念,其函数表达式为:Q=ALαBβCγ,同时分析了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文化资源"的内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满岩 《新西部(上)》2007,(9X):18-18,6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的制高点,同时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墨守陈规,要以创新精神做大文化产业。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创意与一国文化经济的兴衰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