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作为国际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由国家主权独立引申而来,其和联合国授权安理会的涉及国家内部事务的人道主义干涉必然会存在冲突,如何正确认识此矛盾是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在简要分析国际法律规范基本原则和当前国际局势的前提下,结合利比亚局势对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人道主义干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八大伊始,中共中央明确了提出"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中重要的一环势必与高校密切相关.正确解读法治文化与依法治校的内涵,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依法建立健全高校制度体系,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必由之路.法治文化融入依法治校工作,应当遵循"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的基本原则,健全高校章程制度,涵养高校法治文化,全面提高高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法治意识,推动我国依法治校工作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合作推进了经济合作的繁荣,也会加剧法律冲突从潜在的制度差异转变为现实矛盾的可能性,必须探求新的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路径,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制定局部的区际统一实体法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既有理论必要也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唐立杰 《特区经济》2008,235(8):276-277
"新国资管理体制"基本框架的设计原则是明确的,即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划分资产与划分权利的统一,恰当地发挥中央出资人统一政策的指导作用,地方政府出资人的职责与任务等三个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资产划分,还遗留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诸如究竟哪些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地区之间的利益该如何平衡,怎样妥善考虑历史上的投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行不动产登记审查模式规范体系没有体现法律对公示公信原则的权威性要求,也难以达到审查工作合理统一的规范性目的.应当建立以不动产登记法为主要依据、以行政法规规章为辅助的登记审查模式规范体系,建立明确的形式审查方式和具体的被动实质审查相结合的审查模式.  相似文献   

6.
程婧玮 《魅力中国》2010,(7X):249-250
藏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自己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符合本族人民的传统法律观念。本文以藏族较为典型的"赔命价"制度为例,从其产生的原因,与现实的冲突及如何解决冲突来论"赔命价"制度与现行法律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黄爱宝  高明 《黑河学刊》2015,(4):118-120
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定与实践诉求,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这一模式应当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求相统一、主要性与次要性地位相统一、整体性与部分性责任相统一、他律性与自律性整合相统一、阶段性与过程性目标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分析与明确构建这一模式的特殊性原则,才能更加深化认识与具体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一般原则,也才能进一步地指导与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与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政府围绕贯彻执行3号令发布的《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产权交易必须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不得私下交易","从事产权交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行自愿诚信、平等竞争、等价互利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智慧的活水源头。民国初年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大理院的一则案件,表明了大理院对于地方习惯的态度,指出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过程中,国家正式法律与地方习惯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希望通过实证性考察,对民初民事习惯纳入如何国家正式法律做一简单描述,以对现今我国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所涉的《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规范,深入分析凸现的法律冲突,重点探讨如何在操作层面上协调和解决这一法律冲突。应当在对外转让国有股权之前,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书面征求公司其他股东同意,而其具体的操作方式应当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规范相衔接。现有的法律冲突是我国立法体制缺陷所导致的结构性冲突,只有修正相关立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万建忠 《改革》2007,(8):100-104
以项目为主体的分散型地方政府项目投融资模式下,行政主导的投融资决策及政企合一经管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准则界定不清,主体间有差异乃至相互冲突的目标与需求必然造成政府项目投融资和经管主体内部的矛盾,项目投融资及经管整体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市场价值。应创建投融资和经管主体法律地位和行为目标明晰的统一投融资平台,引导市场资源参与政府投融资项目,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讨论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人的伦理观念的冲击。首先阐述了科技与伦理的辩证关系:二者矛盾的本质是人理智和情感的冲突造成的;二者矛盾的实质是社会革命力量和社会保守力量冲突的体现;科技发展引起伦理的变革。立法应坚持的原则:法律应重点保护科学研究的权利,不对科学研究进行干涉;法律的制定也要体现对人的伦理情感...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需要法律协调机制的保障。黄河流域九省区都拥有各自的立法权,流域现行法律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且各省区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各省区之间的地方性立法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且跨区域立法存在合宪性以及流域协议法治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会对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建立一套长效的法律协调机制,用以协调解决各省区之间地方性立法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协调各省区之间利益冲突、提高流域协议法治化程度、协调流域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同时,通过该机制以立法技术建立跨区域法律协调机制,九省区立法主体在同一时间通过相关法律,解决跨区域立法合宪性问题,实现沿黄九省区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及局限 法律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而这对矛盾在国际私法中又演变成法律规定性与自由裁量权的对立统一.上世纪随着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司法个人化要求已经出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到重视.而最密切联系原则赋予了法官以自由裁量权.美国著名法学家、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罗斯科·宠德曾提出:"一个法律制度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它成功地达到并且维持了极端在意的权力与极端受限制的权力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不可能永恒地保持.文明的进步社会不断使法律制度丧失平衡.通过把理性适用于经验之上,然后又恢复这种平衡,而且也只有凭靠这些方式,政治组织社会才能使自己以永久地存在下去."①庞德还提出了"无法司法"概念,即根据某个人的意志和直觉进行的一般的规则约束.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戴文骐 《特区经济》2013,(10):153-154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在涉外动产物权领域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忽视了物权和债权关系的内在联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动产物权法律适用具有法理依据,符合冲突正义的要求,但意思自治原则只是物之所在地法的补充,应当对相关条文进行严格的限制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南宁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整合昊圩镇及周边资源,构建临空型产业集聚的空港经济区。文章从区位、机场建设、经济发展、交通网络、自然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了南宁市空港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尚需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与管理多规并存、内容重叠冲突、衔接不协调等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综合分析法,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法律层面存在法律地位未明确、体系框架不完善、基本规则不统一等问题,据此提出明确法律地位、完善体系框架、统一基本规则的对策,从根本上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蔡之兵  张可云 《改革》2021,(11):30-41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必然举措.基于经济区与行政区的概念辨析,提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目标是要破除"区对区的分割",而非实现"区与区的分开".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既包含纵向层面的"高放低""普变特""低升高"三种模式,又包含横向层面的通过"趋高"来实现"趋同"和通过"趋新"来实现"趋同"两种模式.现阶段,纵向层面与横向层面的改革模式分别面临系统性不足、区域合作积极性与有效性难以保障的困境.为此,应分别从遏制地方无序发展、构建动态的发展权限配置体制、鼓励采用高效精简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基础、优化政绩考核机制、强化政策协同支持等方面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相似文献   

19.
食品摊贩立法理念是指导食品摊贩立法制度设计和立法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研究食品摊贩立法理念对于化解流动摊贩与城管部门之间的冲突、促进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食品摊贩立法应当遵循四个理念:体现人权保护和民生观念;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实行依法保障和严格监管相结合;吸收并确立有限政府原则;正确处理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林淼枬 《特区经济》2014,(1):152-15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频繁,涉外民商事关系逐渐增多,然而,由于不同法域的法律对同一民商事关系的规定不同而又竞相适用于该民商事关系,便可能由此导致管辖权冲突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于是产生出"不方便法院原则"。但我国没有关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立法规定,这也给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将对这一原则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解决我国不少管辖权规则过于宽泛的,极易引起管辖权积极冲突的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