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王凤娟 《理论观察》2006,3(2):43-44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上,1929年的经济危机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历史特点,马克思、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对经济危机的理论解释,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经济学的某些经济政策措施,如赤字财政和扩大预算支出,虽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失业的增长起了一定的延缓作用,但是,它无异于饮鸩止渴,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六十年代下半期以来,随着凯恩斯经济学日益破产,出现了以萨缪尔逊为代表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萨缪尔逊把他的理论体系称作“新古典学派的综合”;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的庸俗经济理论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综合”的产物。所以,凯恩斯经济学所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也根本不能解决。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大量失业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痼疾。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给“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们认为,对于资产阶级庸俗的经济学说,正确的态度决不是简单化的一概否定,而是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其在经济基础、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等方面同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根本区别,揭露和批判其反科学的反动本质。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是试图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底爆发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方兴未艾.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文章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通过研究美国政策实践,认为正是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下,金融监管和国家干预缺位导致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矛盾的激化,贫富分化和购买力下降导致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这是最终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盲目竞争,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主导消费品过剩,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膨胀等。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有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因为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就消灭了经济危机。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张玉刚 《特区经济》2010,(7):269-27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阐明了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暂时性的确定证明,它将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目前正在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体经济》2009,(4):36-37
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危机,进而想知道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理论奠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凯恩斯理论的提出是嵌入在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环境中的。从当时背景入手,在传统经济学面对经济危机无力的情况下,介绍凯恩斯针对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各种问题在质疑传统观点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解释和应对措施: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凯恩斯理论深受当时经济危机这样一个时代的影响,其理论和应用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理的悖反,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探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出现,令西方学者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外另觅宏观理论的研究基础,由此掀起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热.与强调实物经济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之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和利润率下降、有效需求及经济周期与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通过由市场经济或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性质体现,而且其发生发展及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各种联系,从而能够经由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的逐层推理建立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和预测.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的重要内容,完全不同于"剑桥资本争论"揭示的存在一系列逻辑悖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排除真正市场竞争前提下所给予的错误阐释.  相似文献   

9.
经济周期主要是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利益关系的冲突是经济危机产生周期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雨风 《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玉刚 《特区经济》2010,(1):110-11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阐明了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但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同样存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此题要说的问题有:(1)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有哪几个阶段?(3)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4)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爆发的。所谓周期,就是说每隔若千年就爆发一次,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替一样,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必然的无法逃脱的合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也从本质上揭示了本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并且随着马克思的《资本论》重新在世界范围内热起来,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也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资本论》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充分条件。本文将从货币制度的演变出发,探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的原因,寻找经济危机背后真正的黑手。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属性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货币在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探讨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法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从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的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开始用现代经济法干预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包容了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和领域,也包括了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从各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资本主义运用经济法进行宏观经济调节已经成了其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周期,过去经济学界也称为经济危机。其实,从现在的角度看,这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及独立企业生产的有计划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所造成的。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则认为是由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笔者认为,马克思和凯恩斯,在他们那个时代这种认识或许是对的,但是,到了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认识就只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困难,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本文分析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区别,论述了我国存在金融性经济危机而不是过剩性经济危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危机一直被誉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还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助推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一论断.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致命弊端,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9.
李国疆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78-8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证明和国家干预的系统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实质上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但政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促使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加速融合,并会对未来国家干预的方式和重点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茜  孙文婷  王妍 《魅力中国》2010,(6X):255-255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自由市场的全球扩张,致使全球经济"无处不寒冬"。马克思早已深刻论析并惊人预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本质及其周期性必然的历史存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说越来越紧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我们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深思。如何改进这些弊端并采取措施走出危机也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