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爱华 《黑河学刊》2023,(6):124-128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乡村治理问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全面推进,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与社区治理的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本文着眼于乡村治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分析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势与挑战,并积极探寻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时期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减贫治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雄  王瑜 《改革》2021,(11):62-70
立足于中国"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乡村基层治理需适应全面脱贫后的减贫治理新要求,及时形成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治理支撑.伴随减贫目标和任务的变化,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在支撑常态化减贫方面存在短板制约,集中表现为脱贫地区的乡村治理资源匮乏、组织力量薄弱、公共资源瞄准偏差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对常态化减贫和乡村振兴的治理承载力,实现乡村基层由"代理"向主体性"治理"的跃迁,应激活内源性的多种治理资源,提升乡村资源与国家资源下乡的合力;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组织融合优化组织效能;善用信息化治理手段,克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治理资源耗散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知识分子中"过劳死"的现象频频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过劳死"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预防"过劳死"现象应由社会、企业、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6.
7.
"淘宝村"现象是互联网新技术与乡村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对传统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新的要素引入对乡村治理的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要高度关注和解决乡村治理问题,建议从推动社区建设、促进产业用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入手,为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现代乡村治理中倡导法治思维、重扬乡风德治教化、维系乡村自治体系、传递乡土情怀,吸引新乡贤回乡发展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开展,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主体凝聚力低,新乡贤参与治理上的沟通和乡贤法律知识体系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从公共行政中管理、沟通网、法律途径探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民是支撑我国第一产业的基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存在,城镇也必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奔小康,首先要富农"。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事业,满足新时代下农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但对于南疆地区而言,崎岖的地貌、干旱的气候、落后的经济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脱贫致富的不利因素。鉴于此,本文就从南疆地区产业扶贫这个角度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容以及推动南疆地区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2.
智慧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先驱,其成效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当中逐渐呈现。在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应对的层面,智慧治理以其灵敏高效、联动融合的特征,从数据化与信息化多个层面推动着我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将智慧化的治理方式运用到乡村治理中,不仅可以助推文明乡风的实现,促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的成型,对于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并行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治理参与下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14.
李振楠 《科技和产业》2020,20(8):148-15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合作社的内部治理问题仍然存在,政府规制是解决合作社内部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普通社员参与下核心社员和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分析关键参数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政府和核心社员策略选择受到对方策略的影响,双方策略演化结果呈现波动趋势,其结果反应了合作社内部治理问题频发,政府规制难度大的原因;②政府和核心社员的策略选择受到成本、收益以及外部监管力度的影响,较低的规制成本和较高的社会收益会推动政府选择积极策略,对于核心社员来说,较高的惩处力度和较低的消极收益会推动政府选择积极策略,同时高强度的外部监管也能推动系统结果向积极策略演化。  相似文献   

15.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文章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五个方面,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条件下,推进广大无特殊优势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而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制衡机制是影响治理走向的关键性因素。文章通过比较西安乡村治理创新模式的异同,从理论上更加清晰地动态刻画出不同类型乡村地区的治理特点,更利于西安乡村治理实践的进一步创新,以便于做出更切合西安实际的治理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一些剥削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是由我国现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这些剥削现象存在,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剥削又有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公正等消极作用.因此,对于剥削现象既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要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也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但现阶段,在农村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预防准备机制不完备、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和善后恢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困境及对策分析,对推动农村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构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乡村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奥菲 《西部大开发》2010,(1):52-52,59
以“参与”和“协商”为价值内核的参与式发展理论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为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本文通过借鉴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考察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逻辑,探索精英主导与村民参与有机结合的参与式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宁 《科技和产业》2024,24(14):62-6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个民族不能少,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准确分析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突出指明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现实性问题,科学构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助力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