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田兵 《魅力中国》2011,(6):78-78
从法律的角度看,对婚姻的本质有诸多认识,也形成了各种学说。有的学者认为婚姻的本质是契约,有的认为婚姻是一种身份关系,有的认为婚姻是一种制度,有的坚持婚姻的本质是伦理。本文针对婚姻本质的诸种学说做以评述,并赞同伦理是婚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婚姻道德是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调节夫妻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从伦理价值角度,对婚姻道德的正当、义务、善、良心、德性等纬度的研究,会给予步入或即将步入婚姻生活的人们以合乎实际的参考;也值得因社会生活多元化、人们婚姻家庭观念不断淡化而苦恼的人们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基因工程、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相应带来了环境伦理、生态伦理、基因工程伦理、网络伦理等新问题。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人类要驾驭和引导技术向需要的方向发展,让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用于高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发最一方面为社会带来极大福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社会规范脱节及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了观念的、规范的和行为的三个层面的网络伦理问题.根据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和网络伦理产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阐述网络伦理的构建,即技术监控,法律法规建设和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及伦理教育,旨在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伦理道德监督是网络信息服务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网络道德建设是实施网络信息服务伦理监督的重要途径 ,加强网络信息伦理的培育是促进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旭 《中国集体经济》2008,(13):112-113
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生存中的一支主体力量,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网络行为主要受网络固有特点、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环境的影响。网络环境在伦理与道德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网络的功能和特征使网络成为一柄"双刃剑",而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产生了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理论观察》2008,(5):119-12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伦理道德问题。由于网络伦理虚拟现实的特性,我们应该从提高个体自律,完善网络伦理,改进网络技术,加大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应对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物质在人们现今的婚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候,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婚姻财产纠纷的方法渐成时尚,那就是婚姻财产公证。  相似文献   

9.
网络伦理是现实社会伦理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本文从目前网络社会伦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目前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并从完善网络社会法律法规,运用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加强网络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加快网络伦理教育步伐,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对网络社会伦理的建构作了思考。以期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网络伦理问题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传统的认知渠道、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在文化层面产生了深刻变革。由于信息技术掩盖了深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社会生活中冲突、失序和大量伦理问题出现,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提出治理措施,有利于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决网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需要制定网络伦理规范.网络伦理规范包括网络礼仪、网络伦理原则、网络伦理守则三个层次的内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已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生活是一种符号化和精神性的虚拟生活。网络生活的规定性和它所具有的特点,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网络生活的不规范性以及人的理性的存在,网络生活具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同时,由于网络生活所具有的开放、自主以及虚拟性,使网络生活具有现代德育的生成条件,成为网络生活走向伦理生存的基础。网络生活要走向伦理的生存,主体性教育是根本,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婚外恋题材小说一直活跃在文学长廊里,并出现不少经典之作,因此增加了书写此类题材小说的难度与局限. 《沙堡》是爱丽丝·默多克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其婚姻伦理题材小说创作的代表作. 《沙堡》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以及道德评价方面进行创新,独辟蹊径,对于婚外恋题材小说的开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爱丽丝·默多克《沙堡》的道德评价与倾向,给人们重要的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青少年网络伦理遇到了新的问题,面对多变的网络技术和网络伦理,培养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素养才是在纷繁复杂的伦理问题中"打七寸"的方式。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形成经历外界信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六个阶段。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建构机制主要在工程、教育、制度三个层面展开。网络伦理素养的三大建构机制应贯穿于网络伦理素养形成的六个步骤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取向。婚姻选择趋向市场化,一种以商品交易的观念来看待婚姻开始兴起,在婚姻选择中重视物质而忽视爱情因素。本文通过《乱世佳人》中斯佳丽的物质婚姻观透视了中国现代年轻人的畸形婚姻观;同时又通过玫兰妮的精神婚姻观提出了幸福婚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伦理作为调节经济活动中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精神,是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内在规定和精神构件。它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具有积极的人本价值,促成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完善与发展。一、经济伦理的价值经济伦理的价值是基于经济与伦理的内在联系。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现象,当然存在着差异和区别,但同时又有着内在联系。二者相互关联,相互蕴含,构成一种互动关系。经济活动内含着一种伦理要求和伦理规定,根源于资源  相似文献   

17.
徐琳琳 《辽宁经济》2014,(10):84-85
微时代的来临,网络伦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培育虚拟自我的网络伦理意识。网络伦理意识养成的过程,是将网络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内化为网络活动者自我道德意识,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需要通过道德自律和他律结合,公德与私德统一来实现。对微时代网络伦理的研究将有助于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一些社会伦理问题的治理和解决,为建设和谐、健康、蓬勃向上的网络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运用,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络伦理失范。因此,深入研究信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认真探讨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童谨 《理论观察》2012,(6):45-48
与破坏网络秩序的骇客不同,早期网络时代的黑客促进了早期网络的发展。黑客文化的精神核心是黑客伦理,包括金钱伦理、工作伦理和网络伦理三方面。黑客金钱伦理注重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高层次需要,但忽视基本需要和底线型道德规则。黑客工作伦理提出网络时代的伙伴合作工作模式,注重人的自由和工作的有趣,但适用范围有限。黑客网络伦理适用于网络空间里的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法普遍化。随着网络空间的商业化进程以及对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迫切需要,黑客伦理融入公民的网络伦理、黑客转变为法治秩序下的积极网民,已是大势所趋。由此,黑客伦理的研究不应局限于黑客的身份,而应打开视野,融入更广阔的、公民的网络伦理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20.
陈仲华 《魅力中国》2010,(9X):214-216
人类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只限于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而同时又是文化思想领域的深刻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不只是物质资料的增长,而且还有文化的发展,包括交往的发展,精神生活的丰富,选择空间的扩大和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网络空间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资源,但正如一个硬币必然有两个方面一样,网络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婚姻就是其中之一。完美的网络生活,寂寞的都市情感,压抑的个人感情无不让人沉迷于网络婚姻之中,而把对现实婚姻的忠诚抛到一边,引发了现实婚姻的危机。本文从行政法的角度浅谈了对网络婚姻的规制,希望通过网络监察部门事前防范和基层组织事后解决的合作,使"看上去很美"的网络婚姻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