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无讼"法律思想的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法律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追根溯源,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有实现天下无讼、和谐盛世的社会理想,"无讼"的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以贯之的司法理念.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无讼"思想的深刻历史渊源,挖掘我国民族法律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也就包含着他对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从中国传统"和"文化对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影响的视角来探讨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艺术歌曲发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是根据文学家的诗作而创作的,具有复杂的作曲技法和较高的表演技术的抒情歌曲.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中国艺术歌曲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其一方面吸收了德奥艺术歌曲的优秀成就,一方面与中国传统音乐紧密结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出现的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本文从艺术歌曲的定义出发,对"五·四"时期与中国艺术歌曲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党在农村改革中执行的方针、政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应以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传统,"大一统"的政治思想观就是其集中体现.通过追溯到始于春秋时期的"大一统"政治思想,来说明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弘扬和发展;说明"中华统一"是祖国儿女的愿望,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贵和"思想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恪守的原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民族国家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因而它也成了人们构建理想社会的指导理念.新时期,深入发掘并弘扬"贵和"思想的合理要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复杂的国际局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思想核心即一"苦"字,<文化苦旅>之苦,集中表现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进行文化探索的艰苦历程,深刻地揭示出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核心,是世界认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黑龙江省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多民族边陲大省,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化外宣翻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系统深入地分析、 总结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发现具体的问题,运用"二元共存"外宣翻译策略,切实推进黑龙江省民俗文化"走出去",这才能弘扬和传承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生存与进步的前提条件,它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智慧和文明成果,而且蕴舍着它走向未来、实现新的不断发展的精神基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决定着国家发展的 战略走向,同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和平发展战略需要强大的文化实 力.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和平文化,和平至上的文化传统和主张和平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村霸"现象的出现是我国传统乡村治理失灵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社会文化与制度设计角度对"村霸"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两方面提出对策:一是宏观制度体系与结构方面,如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制度的完善以及新型乡村治理结构的建立.二是对于"村霸"与宗族恶势力的打击与综合治理,不仅要多部门参与,还要坚持群众路线、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外宣文本承载较多的中国文化与哲学理念,文化特色鲜明,其翻译研究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中非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交流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非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要求更加紧迫.现有外宣翻译研究大多从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社会视角,而对中国文化走向非洲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翻译策略研究较少.对非外宣文本的翻译要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宣传效果、构建与非洲各国文化形成互融共生互促的包容性文化生态为目标,创建从宏观到中观乃至微观的一整套翻译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2.
"和平"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以来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倾向.文章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战争文化和文学艺术三个侧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下具有一定的优劣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基础,但是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困境.那么如何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好的助力作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4.
也谈"厌讼"法律传统产生的本质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的和谐观、无讼理想和人们的法律意识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都不是"厌讼"传统形成的本质根源.要对这一根源作出合理解释,就只有深入到这种现象产生的经济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结构、政治法律制度等层面.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当代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草是我国传统药学知识的统称,我国历代保留了大量的本草经典典籍文献,抓住了本草经典也就抓住了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精髓.而开展"本草经典诵读",既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满足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进而形成文化自信.以"本草经典诵读"为路径是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世界局势急剧变化及国内经济提质发展新要求所提出的"应对之道".在文旅融合新时代,旅游演艺作为独特的旅游产品,经历了旅游演艺雏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丰富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新名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提出IP至上、文化为核、业态拓展、管服保障等四条发展路径,以期推动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中和"的思想博大精深.围绕着如何建立和维持"中和"的秩序,传统文化发展和建构了完整的关于"中和"的思想体系.发掘弘扬传统"中和"现蕴含的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可以为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理论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8.
"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源于生态环境、 自然崇拜与阴阳哲学,包含人的行为要符合环境、 时间、 时代要求,处事、 处家与处己应以和为贵等内涵,在古代政治、 军事、 外交、 管理、 谋略、 商业等领域得到很好应用,与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一样在营销方面发挥同样的指导作用.在当前"一切向钱看"气氛浓重条件下,为了保护社会资源不被破坏,维护市场营销生态链,有必要弘扬"和"的思想,用"和"的思想,建设和维护营销秩序、 营销合格产品、 沟通各种关系、 维护营销渠道、 确定营销价格、 塑造商人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依靠中国和其他国家存在的双边机制,通过既有的,有效的区域合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倡议的提出符合中国所坚持的对外开放与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也为推进中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做出了重要指引。本文将对"一带一路"进行简单的概述,分析此倡议的提出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剧变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主义思潮.与此同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国粹为号召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特别是"儒学复兴"运动达到了"五四"以来的最高潮.文章从3个角度界定了"儒学复兴"的内容和本质,并通过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对两者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民族主义并没有天然联系.当代所谓的"儒学复兴",不过是民族主义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争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