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前的1月26日,张维廷被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无罪。与民众所熟悉的藤兴善、聂树斌被错判并执行死刑案,佘祥林、胥敬祥被错判案等相比,张维廷案并不是后果最严重的,因为他最终保住了生命,与关押长达10多年的时间相比,5年被冤的过程中他只被关押了一年多。但是,张维廷案中的违法办案人员制造冤案的主观恶性却是最恶劣的:遭受严重刑讯逼供、被4次错判、  相似文献   

2.
一月新政     
《西部大开发》2013,(5):64-65
《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近日发布,该书全面介绍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全文约2.1万字,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6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包括:经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政治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文化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社会建设中的人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人权领域的对外  相似文献   

3.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保障服刑人员人权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文章对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构成、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保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吕建波 《魅力中国》2014,(7):293-293,289
公安行政执法权与人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公安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公安机关是人权保障机关,公安行政执法人员作为人权保障者应当熟悉和谨记人权保障的主要内容。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实现人权保障的途径有:强化公安行政执法人员的人权保障意识;严格遵循程序正当原则;加强公安行政执法领域制度建设;规制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等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权法制化往往是先形成政治原则宣示和宪法中的人权原则,再逐步构建人权法律体系。从世界范围来说,先有国内人权立法,再发展到国际人权立法,反过来又推进国内人权法制。人权与法制不可分割。人权是法制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价值,法制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努力实现和健全人权法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和落实人权,全面发展人权事业。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释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念的含义,并基于重树的人权保障理念,从人权保障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程序设计、证据展示制度、保障律师享有单独会见权和侦控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的在场权等方面阐明了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民人权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人权就是尊重法律,保护人权就是捍卫法律。我国的刑法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其他法律实施的最后的"保障法",已成为人权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制度结构的科学与完善是刑事人权保障的法律依托和前提,因此,进一步强化刑法对人权的全面而有效的保障已成为刑法改革的鲜明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保证政府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行政,以保障公民之正当权益,加强人权保障和救济,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行政执法在人权保障问题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行政法制建设应当把保障和促进公民权利作为核心内容。一是要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提高人权保障法制化水平;二是要严格依法行政,提高人权保障意识;三是重视侵权责任追究,落实侵权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人权和政府权力的关系出发,认为政府权力是人权的特殊形式,人权的价值决定着政府权力的价值。认为我国建立服务政府应以保障和发展人权为价值取向,以人权的内容为服务内容,以法治为保障,尤其是建立政府“双向”的责任制度,是建立服务政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韩杰  潘凯悦 《魅力中国》2013,(29):324-32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人权保障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强调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政的宗旨和目的。有学者指出人权和公民权问题,不仅是宪法和宪法学的主体内容,而且是宪法和宪政的核心和实质所在,是宪法学的理论基点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公安执法工作中人权保障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公安执法工作中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要牢固树立"群众和保障人权"理念,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执法监督,提高公安民警法律素质,加强公安执法工作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2.
闫华伟 《魅力中国》2011,(7):308-309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的写入宪法,标志着我们的法治和宪政之路有了根本的风向标。然而宪法中字面的人权变成现实中的人权,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宪法与人权的关系:刑事法与人权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历来是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素有人权的大宪章之美称,因此,“人权入宪”势必对我们刑事法产生重大的观念、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权的刑事司法保障在人权保障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刑事司法不仅可以通过刑罚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受害人和一般公众的人权,而且刑事司法的过程和结果对嫌疑人、被告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公安执法工作中人权保障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公安执法工作中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要牢固树立“群众和保障人权”理念,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执法监督,提高公安民警法律素质,加强公安执法工作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保障边区人民的生存发展权、民主自由权和社会文化权等人权方面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最终,陕甘宁边区成为了抗日的模范、民主的模范和人权的模范。陕甘宁边区人权保障的实践对我们今天注重人权、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在尊重与保障罪犯人权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障碍。就我国实际状况而言,这些问题主要来自经济、政治、法制以及文化等层面。认真研究罪犯人权实现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有利于为保障罪犯人权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宇 《理论观察》2009,(6):25-26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于2004年3月14日庄严地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标志着我国人权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权已受到空前的尊重和更好的实现,人权保障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权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人权事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念,探索中国人权进一步实现的路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权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权事业提供政治保证;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9.
刘丹 《魅力中国》2011,(5):164-165
“刑法是保障人权的大宪章”。从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来讲,首先是保障被害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保障犯罪人不受法外用刑。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应从程序正义开始,程序正义优先于实体正义。本文通过案例介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赵程 《魅力中国》2010,(6):133-134
人权的司法保障是法学界自古争论的话题。而死亡赔偿金的城乡差别近来在我国引起不小争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什么,我国现在的赔偿方法是否合理,当事人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实际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阐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从事实和法律的角度论述为如何从实际出发,找到实际人权保障应有的差别性,使人权的司法保障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