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宾 《改革与开放》2014,(21):73-7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遵循执政为民、谋利为民、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之路。文化民生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文化为了人民,发展文化依靠人民,发展文化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性原则,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以文化发展推动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2.
朱俊 《魅力中国》2014,(18):227-2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缔造了辉煌的历史业绩,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民生思想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史时期为新时期,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集体的变迁更替为依据,与此同时,民生思想的演进也经历四个重要的阶段,分别为生存型民生、发展型民生、和谐型民生、幸福型民生等阶段。进而使民生思想日臻完善.深入探究民生思想演进的历程,对我国当今民生建设提供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十七大的一个亮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突出解决好民生问题,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民生为本     
改善民生,“两会”热议,世人关注。民生问题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待民生的态度,直接体现着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无论是在抵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主权和推翻反动政权统治、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在一线,每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农村情结使我对十九大报告中民生建设等内容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总书记通过有力的数据和事实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民生,关心“三农”.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体现一个执政党的性质和政权的性质,并直接关系到人民对这个执政党的态度是支持拥护还是否定反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改善民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经历了由解放民生、发展民生、提升民生到改善民生的逻辑演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生改善的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7,(29):2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明确要求我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矢志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从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来解读改革开放的民生成就,可以发现改革开放正是坚持马克思民生思想为指导,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社会需求,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11,(6):55-55
为老百姓办实事,是老促会的一项基本任务。我区老促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革命老区的民生改善,为老区人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  相似文献   

10.
正民生科技是相对于工业科技、国防军工科技而言的概念,具体可以用来指那些"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支撑和引领的科学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生科技在美国、德国、日本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他们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做法对于促进我国民生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做法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开始重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取得革命胜利,促进国家发展,毛泽东关注民生,致力于民生,坚持人民的利益,注重实际研究,当时的民生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党上下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认真探究毛泽东在这一阶段的民生思想,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毛泽东民生思想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来源、内容、当代价值的探究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2.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就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改良人民生活"的民主民生方针.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这一方针,开展了争取民主民生的群众性斗争.正是通过这一斗争,共产党才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使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残酷的抗日斗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冀中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民主民生斗争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如一的进行着民生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但在西藏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影响下民生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西藏党委和政府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民生建设将会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风风雨雨,我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而改善民生与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从新中国民生理念的演进,到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这种"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正在引领着我们高度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构建和谐中国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结合着中国的具体实际,对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具体表现为: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思想;邓小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富民思想;江泽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利民思想;胡锦涛"以民为本"的惠民思想。马克思民生思想对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权 《走向世界》2012,(33):22-23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社会体制改革。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独立的部分提到了党的大会上,十八大报告又一次凸显了改善民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共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国民党的封锁禁运和连年多发的自然灾害,解决好根据地人民的民生问题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根据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全,更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能否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民生状况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生建设的艰巨性与重要性,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