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市场看农村手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与近代工业之间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主要以华北地区抗战之前的情况为依据,试从市场角度来说明近代农村手工业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由于传统社会中农村家庭手工业带有很大的自给性,由于农村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纺织业主要市场在农村,人们常常认为农村手工业阻碍了近代工业开辟农村市场,对抗了机器工业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传统的、以自给为主的农村手工业来说,也并不完全正确,对近代中  相似文献   

2.
长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中国近代,随着机器工业的传入和发展,传统手工业日渐衰微,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在近代时期,机器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长期并存,而且都一直在发展。本文在此结论之上,进一步就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和同一行业内部近代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生产共生并存的状态,展开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局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农业、手工业与农村徐凯希认为晚清末年是湖北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侧重发展生物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湖北农业改良方面的显著特点。①苑朋欣、朱彦华介绍了清末新政时期直隶农田水利事业。②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苑朋欣撰文对此做了介绍。③抗战前在华北,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比率呈上升趋势,粮食作物呈下降趋势,抗战爆发后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趋势。王加华归纳了这一变化,并总结了原因。④民国时期,陕西大规模引进、  相似文献   

4.
手工业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与落后相联系的。但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里都与大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大工业都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工业为大工业培养了无数出色的经营管理,向大工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手工业生产出的大量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化的产品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手工业职业教育对加快我国手工业发展和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冀中定县家庭手工业的历史表明,手工业存续之原因,既有传统因素的惯性,也有现代因素的刺激,但以传统力量为主,现代因素是在配合传统力量中发挥作用的。最根本的原动力,自古皆然,即以手工业补农业之不足,维持农家生计。但要实现这个原动力,还需要农家自身和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其一,历史传承、农闲时间和机会成本低一直是家庭手工业存在的传统力量,使得农闲不闲,从而缓解或解决了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其二,手工业原料来源扩大,既有传统原料,又有现代原料,但以传统原料为主。现代机纱原料的供给,对手工织布是一个促进,反映出机器工业与手工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其三,手工业工具也以传统为主,但有些手工行业尤其是改良布机的大量使用,使得织布户扩大商品生产成为可能。其四,广阔的销售市场更是手工业存续的重要前提。尽管洋货进口和本国机器工业品的销售越来越多,但仍远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没有也不可能替代农村手工业。不可否认,有的手工业的生产有过波动甚至衰落,但原因非常复杂,既有机器工业品的排挤,更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不能无限夸大洋货的冲击,更不能因此而否定手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 近代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始于16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家庭手工业逐步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特别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工场手工业又进一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19世纪中后期,这种过渡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机器的发展和利用,使得大批量地生产商品成为可能,并且由此建立了现代工业组织。  相似文献   

7.
一、所有权重新发散的历史前提 所有权的凝聚状态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从伴随私有制出现一直延续到近代.其间,尽管出租和借贷等经济关系的发展使得从广义来看的所有权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发散,但是,由于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小私有和个体劳动的普遍存在,以及个人所有权的主体基本上处于单元状态,就使所有权在多数情况下是凝聚的.  相似文献   

8.
近代     
农业与农村研究针对刘克祥的批评(文见中国经济史研究00/3),郑起东就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等问题对刘文进行了反驳,他对劳产率和亩产量、副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等领域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考辨,仍然认为20世纪以来华北的农业生产是有所发展、农民生活是有所改善的,只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才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中国经济史研究1).  相似文献   

9.
浏阳市轻纺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是在50年代政府对个体手工业生产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设立和发展起来的,当时,政府设手工业管理科。50年代,由于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建立集体生产、统一经营、统一计算盈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  相似文献   

10.
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庄维民著《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约 53万字 ,内容共分三编。第一编市场结构嬗变与商人资本兴替 ,主要探讨开埠通商后贸易的发展及其影响 ,新旧商路网的兴替 ,新市场结构的形成 ,商品流通的变化 ,商人资本的递嬗及结构变动等 ;第二编产业改进与工业化进程 ,主要考察传统手工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并就近代工业发展的诱因、市场机制、资本经营型态及工业发展结构加以阐述 ;第三编农业改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内容涉及农业改良机构的设立 ,农业试验改良的发展 ,新品种引进与农业经…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近代机器面粉工业的研究已有不少重要成果 ①。本文拟对抗日战争前 1 0年间机制面粉工业的发展与不发展 ,外资企业及进口面粉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面粉工业的市场、原料及生产 ,抗战前中国机制面粉产量等问题 ,提出若干看法 ,以见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2.
清前期农副纺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农村手工业一般是以农民家庭副业经营为主要形式。农业与作为副业的家庭工业的结合,是封建生产方式赖以建立的条件和存在的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农民以副业形式经营的家庭工业一向带有古老性的特点。到了清代,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起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国内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促使清代社会的封建经济开始走向高度的繁荣。在随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向简单商品经济转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副业形式经营的农村手工业乃日益兴起,并获得普遍的发展,使它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探讨了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两个层次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对其竞争的一面,学术界探讨较多,而对其互补则分析不足。本文认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和打击下,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存在着四种形式的互补关系,即:结构性互补、关联性互补、水平性互补、劳动技术性互补。两者间的互补是近代手工业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八十年代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湖南农村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稳定和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潜在缺陷日益显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全面开展以延长耕地承包期为主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1994年以来,我们在全省85个有代表性的村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洋务运动传入西部19世纪中叶,随着洋务派把资本主义的制造业引入中国的封建经济体系,近代工业也在闭塞落后的西部洒下一缕光华。在西北近代工业发展的同时,西南亦出现了近代工业火种。1886年,洋务派在贵州省镇远县兴办青溪铁厂,使其与江南造船厂等并列,成为中国最早的民族产业之一。二、抗战时期工业西迁抗战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很不平衡,工业布局大部分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和边疆省份特别是西部地区很少。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了以工矿调整委员会为主的厂矿迁移监督委员会,开始西迁工作。1940年12月底,…  相似文献   

16.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的历程,曾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第一次是在建国初期,通过建立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经过"一五"、"二五"时期大量引进前苏联的先进技术装备,自力更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近代产业向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的历史性变革,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产  相似文献   

17.
隋唐长安的繁荣,主要以关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关中水利的兴修,耕作技术的提高,官私手工业的兴盛,凡此种种,无疑皆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例如东西两市的商业繁荣加强了关中地区城乡交流,也刺激了附近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使其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8.
珠海特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珠海是全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特区设立之前,珠海仅是一个人口12万,以渔农业为主的边陲小县镇,不具备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珠海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手工业是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课题,但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相对薄弱,在研究视角方面或许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本文尝试在工业化、现代化理念之外考察近代手工业的地位问题。通过分析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主要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特点的延续性,结合战前手工业状况,本文认为近代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基于现实约束的一种可行、有效的要素配置方式,是吸纳农闲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前近代亚溯经济史的视野和角度在前近代亚洲经济史的研究中,迄今为止,由于近代意识强烈的缘故,都是把这一领域作为向“近代”展开的前提,即各国经济在跨入近代之前的前提框架而展开的。其研究课题的重点,是在寻求经济过程的明了。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以农业生产的分析作为基础,再加上商业的发展,及在这二者之上形成的市场,再进一步,通过资金的积累,企业家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