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莹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120-121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多、分布广,而绝大部分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顺利完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及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及保护等问题。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新崛起在很多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合理利用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我国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分析大多是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恢复发展的角度,而从区域竞争力视角的研究还不多,因而还无法确保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够恢复其在资源丰裕时所获得的竞争优势.从区域竞争力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的景德镇城市区域竞争力的现状、成因及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模式,提出了提升景德镇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新平  张秀梅 《商》2013,(18):398-398
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新型城镇化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十年国内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研究做了梳理。研究发现,2009年以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研究逐渐增加。研究内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描述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新型建设问题展开研究。总体看来,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研究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缺乏理论层面的系统总结,未来需要以多学科的综合视角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精神,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3月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枣庄市名列其中.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在困境中探索出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方式,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面临这些严重的问题,经济转型是非常急迫的而且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当切实地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城市转型.本文就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转型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已经或即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转型中的误区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已经或即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转型中的误区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30多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在现有的8000多座矿山中,400多座资源枯竭,2/3已进入中老年期”,正在加速枯竭进程。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发现而立,随资源开采而盛,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身留下了“累累伤痕”。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起,我国分三批确定了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其转型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基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项目"资源型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项目对甘肃白银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调研数据为依据,总结这些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及政府职能承担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研究整理转型中政府职能的应然角色及职能发展趋势,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中央专门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设立财政转移支付。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评估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被中央列入转移支付的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对当地的对产业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北方城市和小城市来的产业升级来说有着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由建设、繁荣到衰退,再到转型从而振兴或衰亡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注定要经历的过程。所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备受关注的难题,如何寻找新出路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分析了其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就业现状,探讨了其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虽然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但是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由于过度的开采和利用,已经导致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因此在生态重建中政府要积极通过财政和税收,发挥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从而加快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阜新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工业遗产利用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高峰论坛于2008年10月18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研究所、国家开发银行、北京旅游学院、第二外国语学院,辽宁省政府有关厅局委,以及河南焦作等10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论坛,围绕阜新工业遗产旅游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论坛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均面临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双重困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动荡并存,实现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是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本文首先提出了产业转型的原则与转型的方向选择,通过使用“区位熵”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江西萍乡现有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我国产业升级的宏观经济环境,提出了萍乡产业转型的方向,最后本文指出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基金、实行衰退产业援助以及对替代产业进行扶持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它们曾经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使资源日渐枯竭,由此引发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人民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解决资源枯竭型在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尽快建立一个对资源型城市有利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其意义主要在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7.
臧传琴  孙鹏 《财贸研究》2021,32(10):27-40
利用2007-2016年204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方法对低碳城市试点的绿色发展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绿色发展,试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约1.9个单位.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地方绿色发展,但异质性较为明显:相对于非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应有限;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应较为理想,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并未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环境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源型城市对地区自然资源的不懈开发,致使一批批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经济下滑、生态环境恶化及人口流失等延伸问题接踵而至.为保持经济增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亟须解决转型升级困境,培养替代性产业,寻求产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黑龙江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双鸭山市为例,分析过度转型初期阶...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轨升级是近来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之一,也是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焦点。要素资源的稀缺性及要素需求的高度依存性客观上决定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引导衰退型产业拓宽价值链延伸渠道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价值链视角,纵向通过技术理念革新延长传统工业价值链寿命,横向引导二三产业融合、鼓励智力引进和服务创新由此扩展城市价值链空间,旨在探索一条符合市场化规律的科学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20.
沈友东 《消费导刊》2014,(12):22-22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初期依赖资源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些资源又不可复制或不能再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资源枯竭加剧,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发展萎缩、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伴随而来的民生、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会走上资源枯竭、经济衰退、转型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有近1/3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经济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相关的对策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