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卉 《中国电子商务》2012,(15):230-230,232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公民自身权利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进一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逐步被提上日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隐私权的保护仅仅停留在原理阶层,缺乏可操作性,使这项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也成了现代法治建设一个巨大的困难。因此,进一步完善此项权利,使其成为公民基本的宪法性的权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耿林林 《商》2012,(20):118-118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隐私权进行了简单介绍,笔者通过对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的阐释,对隐私权的保护,尤其是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玉伟 《消费导刊》2009,(11):139-139
隐私权作为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理应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但我国宪法尚未明确将其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得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缺乏宪法基础。而实践中,各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隐私权的范围、隐私权的限制以及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蓬勃出现,今年来有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隐私权纠纷增多的原因还在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对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以及其法律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为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完全没有明确保护,以至于侵犯可他人的隐私权还不知违反了法律.因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力度,无比使公民对隐私权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有基本了解,从而加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蓬勃出现,今年来有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隐私权纠纷增多的原因还在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对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以及其法律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为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完全没有明确保护,以至于侵犯可他人的隐私权还不知违反了法律.因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力度,无比使公民对隐私权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有基本了解,从而加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商》2015,(43)
随着社会科技以及经济的发展,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成为了逐渐受人关注的话题。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隐私权利的保护,使得隐私权逐步成为了很重要的独立的人格权利当中的一种。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界定对于解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和大众之间的知情权的冲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公众人物是否存在,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范围是多大,从法律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已经称为必要且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之一。前言目前为止,我国仍无任何法律对公众人物作出明确界定。我认为,公众人物应该同时具有一定范围内被广泛知晓和关注以及其言行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两个特征。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也同样缺乏相关法律进行界定和具体定义。下文我们将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7.
隐私权作为民法中人格权的一项基本权利,得到各国法律广泛承认与保护.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利的保护、研究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隐私权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的民法典中并没有把隐私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利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而其他法律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在发生隐私利益受到侵害时,一般采用名誉权或者一般人格权的形式予以救济.这种没有法律依据的状况,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领域,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新型搜索工具,人肉搜索引擎就催生了无数的网络事件,这就使得隐私权的保护是现在的当务之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功能也日趋完善.网络打破了个人隐私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在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将人们的隐私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使隐私权的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由于科技突飞猛进,传统法律标准已不能防范政府对公民的窥视与窃听,以物理侵入作为判断搜查的标准已不能切实保护公民权益,例如:热能成像仪技术、DNA侦查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等。所以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扩大了对公民隐私权保障的范围,这也是宪法针对政府利用高科技侦查手段对公民隐私权迫害的调整。本文以政府侦查技术的提高为视角,论述了由此对公民隐私权保障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进步,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开放性、自由性和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的生活方式、崭新的生活体验和巨大商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网络虚拟空间的个人隐私权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而保护屏障一旦失去,个人数据的搜集与再利用将变得更加容易,网络隐私被窃取和曝光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其给当事人造成的困扰和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既关联道德伦理,也涉及法律问题,故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成为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8)
当前我国互联网业发展迅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网络用户隐私权屡遭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成为隐私权法律制度中的热点问题,这使得隐私权保护面临新挑战。因此,应当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健全和完善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以促进"互联网+"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法治新常态,实现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6)
明星隐私权是其个人的人格权利。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在隐私权方面立法上正逐步改善,并取得一定的进步,不过对于"明星"这一群体,对其隐私权的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审理此类似案件缺乏协调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的统一标准。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立法和司法整个过程中都要加强明星隐私权的保护,以更好的维护其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法治水平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公民对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国家公权力尤其是司法机关的侦查活动对公民的隐私权侵犯的事件经常发生,国家公权力应该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的法制进程当中国家权利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分析目前刑事侦查中侵犯隐私权的实际情况,来探讨我国刑事侦查中隐私权的保护的不足及完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培育 《商》2014,(3):266-266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权。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高校宿舍内部隐私权的界限受到了诸多限制。本文从隐私权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隐私权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应权利保护建议,探析我国高校宿舍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夏超 《商》2014,(18):155-155
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享有包括宪法方面的权利和税法方面的权利。保护纳税人在宪法方面的权利有助于纳税人权利的实现以及对国家权力滥用的防止。本文从税收法定主义,纳税人的宪法权利等方面论述,阐释保护纳税人宪法权利对纳税人和国家的双重价值并探究如何更好的保护纳税人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5.
试论宪法与被害人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保护不应仅仅是刑事诉讼法的使命,宪法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犯罪被害人权利的宪法化始于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被害人团体即尝试修改美国联邦宪法,以便要求联邦和州政府更为有效地保障被害人权利。韩国1987年10月29日宪法修改时,增加了关于犯罪被害人救助请求权的规定。俄罗斯宪法也有被害人保护的相关规定。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被害人权利,笔者建议,被害人权利保护应当写入宪法,把被害人权利保护上升为宪法性规范。  相似文献   

16.
史艳艳 《消费导刊》2009,(23):133-13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侵犯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强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涵义、内容、保护模式及立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作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监控门事件”突出反映了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以及国际互联网企业在隐私权保护中的责任空缺。实现网络隐私权的充分保护,必须解决网络隐私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明确国际互联网企业在网络隐私权保护中的责任,并通过国际合作与国际协调,构建网络世界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网络隐私权保护成为了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在不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下恰当的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针对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遭受侵犯的现状,在分析与研究国外现有对隐私权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6,(3)
随着民主的发展,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过度紧密、开放的生活模式使公民隐私大量曝光,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在所难免,公权力的介入将其提升至宪法层面。由于法律权利内部的诸多因素导致冲突频现,这种冲突既表现在公法领域也表现在私法领域,并按照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内容和权利的限制组成冲突的结构范式。要协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即应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分别设计实质和程序方案。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2)
公众人物作为自然人毫无疑问享有人格权,其隐私权也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使他们享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对他们的权利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了解以及与公众知情权关系的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保护的方案,旨在促进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获得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