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自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以来,已有17926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17450家是符合条件的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生产企业,上万家5类食品小作坊因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关了门。但有关专家指出,QS制度刚刚开始,要让所有上市食品都令人放心,对QS制度的真正落实和监管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监督与选择》2004,(3):D002-D002
经企业申报、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审查组严格审查,国家质检总局审定,北京市肉制品等十类食品首批有22家食品生产企业符合规定的条件,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将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获得国家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家食品生产企业颁发证书,同时这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投放上海市场,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质量安全的五类食品.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获得国家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家食品生产企业颁发证书,同时这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投放上海市场,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质量安全的五类食品.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组织对肉制品等10类食品无证查处工作的通知》,对2005年7月1日后无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肉制品等10类食品是自2004年1月1日起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无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销售后,第二批的纳入无证查处范围的食品。  相似文献   

6.
9月16日—17日,南宁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会议在横县召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南宁市质监局与7个县质监局的领导、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从事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均经检验合格,并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后,方可出厂销售。根据质监部门透露,目前全区共有生产加工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的企业3122家,其中家庭作坊式等小型企业达3106家,94%的企业还不具备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继去年米、面、油、酱油、醋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又将方便食品、罐头、冷冻食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肉制品、乳制品、茶叶、饮料、调味品10大类食品纳入市场准入范围。按照GB7635-87国家标准界定的总共28种类食品的范围,此举将使超过1/2的食品类别步入食品安全“保护圈”。而依照这种总体规划、滚动实施的办法,3至5年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就会从源头上得到解决,同时我国食品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也将得到全面提升。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69家米、面、油、酱油、醋生产企业获得了220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节,随着首批印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米、面、油、酱油和醋被端上餐桌,老百姓的心里如阳光般的亮堂。他们知道,这样的食品有了质量保障,可以放心食用。但他们可能不知,提供这种保障的正是国家质检总局  相似文献   

9.
国家质检总局在对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老5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础上,从去年9月开始又正式启动了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新10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时制定  相似文献   

10.
《巴蜀质量跟踪》2002,(17):18-19
自2003年8月1日起,凡在我国境内从事米、面、油、酱油、醋生产加工的企业.未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而生产加工这5类食品未经检验合格并加贴(印)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就出厂销售的,将受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依法查处。17日在河北省南戴河结束的全国食品市场准入暨国家监督抽查办法宣贯会,标志着国家质检总局启动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1.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是人心所向,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就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情况,开展无证查处工作。凡是没有取得许可证仍然从事生产销售的企业将受到严厉查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新增对肉制品等五类食品实行准入制度。在总共涉及的2万多家企业中,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因为不符合有关规定而停止生产。从去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就对米、面、油、酱油、醋五项产品进行了市场准入的调查和实施,大约涉及60085家企业,这些企业当中有相当一  相似文献   

13.
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12家米、面、油、醋和酱油生产企业颁发了全国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这标志着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从过去的查、打为主,转变到引导消费为主.但是,上海市质技监局认为这还不够,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上海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必须率先与国际接轨,全面实施HACCP管理.  相似文献   

14.
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威信.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西安市质量技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开始对米、面、油、酱油、醋28类主要食品逐步分批实行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15.
食品质量安全是直接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常用食品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获证企业可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和代表质量安全的“QS”标志。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食品生产加工的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将对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产生重要作用。按照质检总局的部署,到2003年12月31日止,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将全面完成。2004年1月1日以后,质检总局将对全国范围内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5类食品生产企业组织无证查处。  相似文献   

16.
《监督与选择》2004,(8):D001-D001
经企业申报、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审查组严格审查,国家质检总局审定,北京市第九批有9家、第十批有11家食品生产企业符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条件,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将第九批、第十批《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予以公告(名单附后)。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我国对28类525种食品实施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目前,28类食品申请取证工作已全面展开,国家已经对其中的15类无证(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开展严肃查处。按照总局的要求,对无证食品生产企业要坚决取缔关闭。  相似文献   

18.
1月24日,记者从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国家质检总局于1月14日公布了1323家首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我区的23家企业榜上有名,获得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绿卡”。据介绍,去年8月,全国启动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首批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食醋等5类产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去年9月15食品生产企业申证、审查、上报等工作。1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了符合条件的5类食品生产企业名单,我区共有广西农乐米业有限公司、平果县刘佰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3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在分步实施28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依法予以认真查处,最近,国家质检总局连续多次向社会发布公告,注销了65家企业的7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在分步实施28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依法予以认真查处。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向社会发布公告,注销了126家企业的153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