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是要素所有者为实现要素收益分享"合作剩余"而结成的契约集合体,从这一意义来看,各要素所有者都是平等分享收益的关系,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要素也理应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本文拟从形成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因素来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依据,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什么企业适合于实施,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著名经济学家、山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冯子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2BJY057)《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书的理论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弥补了当前理论界只注重对人力资本为什么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对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以及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研究不足的缺陷,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各项条件、人力资本货币收益和权利收益方式的结合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二是将企业理论从权利收益角度进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本与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苹  何智伟 《商业时代》2006,(10):27-29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是企业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博弈的产物。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谈判力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不同。本文将从人力资本和企业收益的内涵、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当在企业的收益分配中享有份额。本文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现状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模式。希望该模式能为其它类似高新技术企业的收益分配提供一种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徐毅勇 《中国市场》2007,(31):126-128
人力资本已与财务资本在企业资本安排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应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相应的产权,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采用何种方式参与收益分配,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分配的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是企业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博弈的产物,要素的稀缺度、在生产中的贡献、退出成本、承担风险能力和要素禀赋构成双方谈判力的组成部分.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谈判力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不同.一般而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制企业、企业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市场导向型治理结构中,比较适合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人力资本股权制度,允许人力资本以出资方式进入企业,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并参与收益分配,是对人力资本的合理控制和充分利用。本文对人力资本出资的价值计量和风险控制两大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伟  马聪 《江苏商论》2012,(6):133-135
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的安排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种是"物质资本股东至上"理论,强调企业所有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单方面拥有;另一种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应该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提出了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齐瑾 《商业会计》2012,(6):8-10
确立人力资本产权地位,实现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对以高智商、高技能、高知识的人力资本为生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是成为一种必然。但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情况看却不容乐观。虽然一些企业尝试利用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达到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收益分配的目的,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人力资本的特征,对其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途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人力资本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不仅关系到企业业绩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视线,而且是企业管理决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从人力资本的涵义入手,分析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并比较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几种形式,以期能够对实践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聂军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62-163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逐渐体现出"稀缺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不同范式。而剩余索取权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分享安排问题。那么剩余索取权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是否应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怎样分享的问题。在分析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汤玲 《市场周刊》2020,(14):0036-0036
文章通过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机制进行探讨,探索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为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龙永保 《中国市场》2008,(26):42-43
在高科技企业中,随着知识的更新加快,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充满了风险。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在高科技企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应变和决策能力、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对高科技企业至关重要。因此,让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到高科技企业的收益分配中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在分析高科枝企业家人力资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高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古典企业制度向现代工商企业制度的演进,使物力资本所有权垄断模式出现了动摇,经营管理者作为一种稀缺的人力资本,开始分享物力资本所有者的权利。尤其是现代公司制度和证券市场的形成,使企业所有权人的范围从物质资本所有者发展到大多数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人力资本产权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认股期权最早只授予少数经理人员,现在转向高级员工乃至普通员工,经理期权(ESO)、员工所有权(ESOP)等激励形式也在不断推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实践现状分析1、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差距较大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四万多个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5.
要素资本产权制度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企业关键要素资本产权主体--物质资本股东、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建立一种权力分享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自利行为,从而促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然而,这种分配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技术、管理要素高复杂、高质量及高强度的特点,在企业的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那么,怎样建立一个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使技术、管理要素所有者获得合理的报酬,从而促进技术、管理要素积极投入生产,成为当前相关政策制定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所得税会计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的探讨北京商学院会计系课题组一、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所得税会计理论一直有两种观点:一是收益分配观,认为所得税是国家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一种形式。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独立于企业所有者而存在,企业获取的收益是企业自身的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这就必然导致要求在企业中确立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使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主要研究了当今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主要形式,并对每种形式作了相应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其最佳的制度安排是让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的产权,即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应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市场以及资本市场,达到对经营者及监事的约束。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作为企业兴衰的关键要素,对其薪酬进行合理设计,才能达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系列权利,让经理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是有效激励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试图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经理人的薪酬进行分析,寻求一种满意的经理人薪酬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