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浅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萍萍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38-39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概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指出了当前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一轮土地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编制、实施和监督等具体环节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既可以体现新一轮土地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特质,又能保障新一轮土 相似文献
4.
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快,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也在加剧,尤其是在一些拥有重工业的城市,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政府在治理雾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环境治理、人人有责,尤其是在解决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时,公众参与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秦皇岛雾霾治理中公众的参与现状,进而提出公众参与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公众参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国际发展实践中,参与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当成是出席的代名词。然而,在现代发展理论中,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手段,是发展中授权、民主、良好的治理、创新、合作、分权化等的基础。参与实际上包括更广泛的内涵,如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贡献与努力、承诺与能力、动力与责任、乡土知识与创新、对资源的利用与控制、能力建设、利益分享、自我组织及自立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的民主参与在参政议政公众的民主参与是美国地方政府最有特色的治理内容之一。笔者感到,这种特色不在于在起点上表现为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也不在于在终点上表现为选民有罢免不称职官员的权利,而主要表现为,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民众时刻在参与、关注、监督。他们采取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土地整理这个热点问题,探索了在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借鉴西方一些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建立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成立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完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和加强土地整理的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城市绿地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以及公众参与城市绿地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日本与中国公众参与绿地建设的经验,指出公众参与是实施城市绿地建设民主及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11.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40多年来,在为国家提供大量商品林的同时,也破坏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要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机构,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森林旅游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态林业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强环境保护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雪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4):29-30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和人的关系 ,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应加强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以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考核各级干部 ;二是完善法规体系 ,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三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保障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公众参与机制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丰富规划参与主体、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尝试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评审和公众听证等几个角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矿山地质灾害、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影响及破坏地下水系统、水土污染。湖南省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治理规划、治理备用金制度、评估及企业和政府投资治理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矿山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实施严格、高效的矿山地质环境行政管理措施;运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经济手段,从影响成本和收益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采取无废开采,矿区复垦等技术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文章还探讨了新建、生产、闭坑三种类型矿山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村为主导管理模式在贵州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项目中的探究——以纳雍县鹿山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31-32
针对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由过去的单一注重经济发展,转向为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探讨了农村社区发展由过去的依靠单发面上级下发项目,到现在的农户主动参与项目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形成以村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转变.并引入村为主导模式管理理念,形成了一种更新颖、更民主、更符合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8.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文章根据三部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督查情况 ,分析了目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1 提高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 ;2 强化法律约束和政策指导 ;3 建立三部局联合执法检查制度 ,加大执法力度 ;4 赋予国土资源部门对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 ;5 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新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9.
辛继升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7):15-17
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 ,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 ,处理好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本文结合甘肃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矿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矿业发展与环保问题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五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