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传云 《市场论坛》2004,(12):13-14
本文通过考察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总结其“双顺差“等结构特征.提出造成国际顺差的原因及其利弊,从而探索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如增加进口、调整出口、扩大资本流出、减少资金流入、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吴丹丹 《商》2014,(39):155-155
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由国内经济的结构不平衡导致的,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不平衡体现出高度一致性,高储蓄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资本的流入与流出不协调使得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在增加,外贸结构长期调整滞后使得顺差加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  相似文献   

3.
<正> 国际收支常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价值的升降、国民收入的增减、以及季节性和偶然性等投机活动的增减变化而出现失衡,有时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顺差,有时收入小于支出表现为逆差。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之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连续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阐述我国双顺差的构成特点;运用弹性分析理论和吸收分析理论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成因,说明我国双顺差现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结果;论证了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储蓄大于投资和消费等国内现实因素是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夏 《市场论坛》2009,(2):41-43
文章介绍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对当代国际收支问题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国际收支方面的启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但总顺差的增速有所减缓,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对我国应采取如何的措施来调整我国国际收支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甚至三顺差,说明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这是当前经济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应当高度重视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相关政策,校正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形成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纠正失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呈明显的阶段性增长,且从1994年开始,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的特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形成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特征的主要原因。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改善国际收支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个开放经济体的资金流动循环。"双顺差"以及与"双顺差"并存多年的投资收益逆差,说明这样的资金循环方式并没有带来更高的收益。从我国外资战略演变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既定的外资战略目标、外资政策导向以及外资政策的传递机制是促成现有国际收支结构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外资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连续16年之多的持续顺差,并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顺差量。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和相关的政府政策实施状况,提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与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持续巨额顺差不但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严重挑战.要从国际,国内等多个方面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我国的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以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人民币一直受到很大的升值压力,其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大量的顺差。2005年7月,中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人民币实现了小幅升值。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升值对国内部分经济产生的效应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中国大量国际收支顺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94年至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动及特征分析,揭示出"双顺差"这一我国特有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巨大负面影响。针对"双顺差"这种严重不平衡的收支结构,提出了一系列调整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2日公布201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统计显示,虽然二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但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72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1%;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9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629亿美元。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537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收支双顺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和归纳学术界所提出的关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原因的主要观点,总结关于双顺差的主要研究成果,以便更多的学者在更新的平台上对我国的双顺差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呈现"双顺差"的状态,尤其是2005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仍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持续16年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经济中是非常罕见的。在长期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外部环境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不可能短时间消失,并且,长期的"双顺差"状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本文通过对2005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希望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持续较大的双顺差格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恶性影响下,双顺差现象依然存在。该文根据我国双顺差的发展状况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国际收支开始走上顺差的道路.仅2007年上半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如此之大的双顺差给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如何应对国际收支的顺差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压力,成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是货币市场失衡的体现,一国经济增长不会恶化国际收支、人民币贬值不能有效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选取1994年-2010年季度数据,以货币需求函数为媒介,分析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如何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引致国际收支顺差。在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基本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国内信贷如何影响国际收支做了实证检验,得出外汇储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国内信贷负相关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引入收入水平、汇率等因素,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引起货币需求增加进而引致国际收支顺差,并且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我国顺差压力。  相似文献   

19.
台湾“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危害,应采取如下措施对其“国际收支”进行调整:灵活运用汇率杠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即实现从外需发展型经济结构向外需与内需并重,扩大内需方向转变;积极向海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特点,若平衡国际收支,可以有两条途径: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和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如果通过减少贸易顺差,甚至是贸易逆差来平衡收支,可能对出口造成过大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