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中明确提出:“林工商综合经营是建设我国现代化林业的方向。这种经营体制,可以适应林业生产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使营林、采伐、加工的全过程合理化,能够按照森林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到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增加国家和社队的经济收益,更好地实现采育结合,以林养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重申:“各省、市、自治区要继续搞好  相似文献   

2.
林业规费是林业生产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取之于林、用之于林的林业专项资金,它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林业规费的征收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发展林业有正常稳定的资金来源,改革和完善林业资金管理,集中可用财力,按计划目标有效地培育、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必须建立科学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以拓宽资金来源,加强管理,促进林业健康发展。这是改革和完善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林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建设资金持续、稳定、正常投入的保证。 我国的林业资金核算起始于育林基金制度的建立,经历了林价制度的改革,林业基金制度的探讨,到林木资本金制度的初步实施,走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林…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必须进行经营方式和经营体制、运行机制的双重转换,推进林木商品化、资源资产化、林场股份化、经营公司制的森林经营制度改革,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持续林业的重要保证.1.营林生产成果商品化经营营林生产由事业型转向企业化经营,有林基金由拨款  相似文献   

5.
<正> 一现实与挑战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属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伊春林管局、黑河林管局等二十一个大局所管辖。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41816万m~3,(八五年统计资料)拥有林业职工95.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的一块绿宝石,开发建设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时间上具有  相似文献   

6.
德国是林业发达国家,是林学理论的发源地之一,其林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对德国私有林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公众林业教育和国有林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考察,认为:保护森林不动产产权、对林业给予公共政策扶持、重视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国有林经营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发展全民森林教育等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林业会计电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林业会计工作在我国林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林业会计工作,使其更加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林业会计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林业会计工作应早日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一、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谈林业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1.林业生产是以培育、利用林木为主。林木生产周期漫长,林业生产的长期性决定了林业会计核算的长期性。林业生产经营完成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商品林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我国林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危机”日趋严重;二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森林保护日趋重要。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我国林业界有的学者根据森林的特点,提出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多功能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的林业分工经营理论,为我国未来林业经营方法探索了一条因势而导、合理可行的林业发展道路。但是,毋庸置言.林业分工经营作为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林业生产,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作深入的研究。笔者在本文限于篇幅,拟仅对林业分工经营理论涉及的商品林,从其定义、相配套政策措施、实施操作手段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探讨林业分工经营理论一斑,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一、立体林业的涵义立体林业的基本涵义可以归纳为:“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立体开发,全面发展。”它是符合林业生产规律与林业企业特点的一种经营制度,是林业企业特有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对立体林业,宜采取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  相似文献   

10.
造纸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世界造纸比较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林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芬兰、瑞典。国际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许多经营成功的造纸公司都是一手抓纸,一手抓林。并把林业生产当作一项重要建设来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并把原料基地建设当作纸厂的第一车间来抓。  相似文献   

11.
林业分类经营,是指将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依照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科学而自主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一种现行林业经营管理新体制。它是贯彻实施《森林法》,以营林基础为主导,以保护公益林和发展商用林为两翼的林业建设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林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构筑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立我区林业分类经营的总目标是公益林、商用林经营面积分别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0%和60%。在严格控制公益林不低于30%的前提下,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公益林应超…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完善国有林场效益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是发展林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国有林场已从单一的营造林生产活动发展成为既有造林、营林、又有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种苗繁殖等多样化经营活动,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了林场必  相似文献   

13.
只有实施林纸经营一体化的体制才能高效地发展人工林定向栽培和造纸业,这已被国内外多年实践所证实。林纸经营一体化的体制是林业和纸业双受益的体制。长期以来我国由于没有完备的林纸经营一体化体制,人工林的定向培育和造纸业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造成林业和纸业双受损的后果。如果再不加快建立和实施林纸经营一体化新体制,将再次错过机遇陷入误区。当前岳阳纸业集团决定建立和实施林纸经营一体化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林业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森林太少。现有森林18.3亿亩,覆盖率只有12.7%,仅为世界平均覆盖率的一半多一点,每人二亩林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林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这样少的森林,既不能为自然界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满足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林业的这种状况急需改善。一方面要保护好,合理有效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一方面要大力值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使林业尽快地发展。可见,发展林业生产,改变单一经营林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政策,以生产木材产品为目标的产业林业始终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现有的生态林工程也是从木材永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和解决森林的生态平衡问题,依然深深打着产业林业的烙印,林业发展重心依旧摆脱不了木材生产观点束缚,森林经营延续着过去形成的森林“生产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传统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在我国林业建设中直接导致林业自身发展处境困难,行业地位显著下降,社会认为林业的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西省10县500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有无林地生产道路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正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林地道路建设,解决林农生产经营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山区发展的历史表明,山区经济的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维持都与森林的枯荣盛衰密切相关,所以,山区综合开发建设要以林为本.山区综合开发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结合点上找出路,而出路就是发展社会林业。社会林业是山区综合开发建设最稳妥、最可靠、最有效而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 宁化县营林公司从一九八二年十月成立以来,进行了多种经营方式的尝试和探索,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初步显示了林业经营上这一新形式、新方法的优越性。一、营林公司根据林业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对过去的林业经营形式进行了改革,以两户一体为重点,实行多级经营和  相似文献   

19.
国营林业企业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集体经济已经突破了六十年代单一的家属搞农副业生产的范围,进入了以知识青年为主的综合经营新阶段。这一变化,不仅大大丰富了林业经济内容,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林区生产实行常年作业后,集体经济也改变了生产的单一性,进入了多种经营的新时期,集体经济的林、农、牧、副、工、商一体化联合生产,已遍布整个林区,客观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出台了多种应对措施,确保林业建设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营林造林工作越来越重视,实施提高幼苗育种的质,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加大营林造林质量管理力度,加大营林造林的资金投入,不断改进营林造林的经营手段,林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