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Langacker认为可以用认知参照点解释语言现象。翻译作为语言和思维的活动,认知参照点理论对其具有解释力。应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对典型性的文化因素、转喻、代词和定冠词进行翻译,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增加译文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该"作为一个多义情态动词,既可以表示认知情态动词,也可以表示道义情态动词。因此,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情态义的解读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体标记、谓语动词、疑问形式以及人称代词是如何影响多义情态动词"应该"情态意义分化的,将有助于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墨子》中“之“的所有用例,并结合例句详尽分析了“之“的语法功能。依据吕叔湘、王力、周法高、郭锡良等语法学家的理论,将“之“界定为指示代词中的泛指指示代词。认为“之“所指代的事物比较广泛,没有近指指示代词或远指指示代词指代事物那样强、那样具体,并逐渐趋于虚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为例,讨论论文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I"、"We"和指示代词"This"及冠词"The"在出现频率、语义和功能上的异同,以说明恰当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有助于论文写作者提高英文摘要水平,从而有效地、客观地展示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PACCEL-S语料库分析中国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人称代词主语显化现象,结果表明:汉英口译过程中人称代词的添加十分突出。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不同,英语属于主语显著语言,而汉语属于主题显著语言,故汉英口译人称代词主语显化。  相似文献   

6.
人称代词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和汉语的人称代词都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人称代词的选择和使用不是随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约定俗成.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会有意破坏其常规用法,揭示说话人的意图和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中译本第三人称代词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译林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在第三人称代词翻译时各采取人称重复及人称替代的翻译策略。对第三人称代词的两种翻译方法带来译文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尽管形式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高且具有指称多样性。在不同的语境下,通过第二人称代词所指的变化来传递自己的观点态度、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交际对话语境,从而实现其人际意义的功能。本文以系统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通过讨论英汉第二人称代词所指的变化,分析说话人的意图及其实现的人际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前80回第一人称代词有“我”、“我们”、“我等”、“俺”、“俺们”、“吾”、“咱”、“咱们”等七个。这些第一人称代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我”、“我们”、“咱们”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我”,竟占总用量的81.81%,而“吾”、“俺”、“咱”、“我等”、“俺们”则使用频率较低。除了“我”、“我们”、“咱们”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这些第一人称代词还可以连用,有的甚至还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战国策》中319处"然"字用法的分析,得出"然"在其中可以做代词、助词、语气词、连词四种用法,并从中归纳出"然"做助词、语气词、连词都是从做指示代词的用法虚化而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前人对英语被动句使用限制条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对句中单个成分限制的讨论如动词限制,代词限制,对句法,语用等制约因素的讨论等进行的。根据英语被动结构的类型及被动语态的功能,英语被动结构的使用功能不同时,其限制条件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考察100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四级考试作文卷中词块的使用,结果表明,学生存在连接类词块、“名词+后置同位语/定语从句片段”词块缺失,含过去时词块匮乏,“代词/名词+其他动词”词块过度使用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词块的语用功能,增强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调查《诗经》中共537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字的用法。"其"字出现的位置很灵活,"其"字在句首时分别作代词、助词和副词;"其"字在句中时可作代词、助词和连词;位于句尾的"其"字只作语气词,并且是同一句子的重复。  相似文献   

14.
汉英翻译应在达意的基础上注意同构成分的省略,省略冠词、代词是减少“翻译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人称代词作为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文本中的运用有所差异,这与英汉两种语言所受的不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意识到这些差异,才能使译文贴切、自然,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经常要强调自己的某些想法或意见。通过词汇、反身代词、助动词do、强调句等都能达到强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英汉指示代词在语言和意义功能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不可能形成——对应的关系。译者应注意它们的意义功能及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抓住南朝至唐五代绝句体哀悼诗的特点,选取遗物、遗屋、遗诗、遗孤、遗孀、坟墓、送葬、典型往事、醉、梦以及即兴之景等哀悼典型,多用比喻、婉曲、衬托、借代、用典等表示含蓄委婉的辞格和第三、四句言已尽哀无穷的表达方式抒发死亡哀悼之情。往往依靠第三、四句的疑问代词、时间名词构成语意转折,大体形成死-哀式、写景-抒情式、生-死式三种章法形式,构成南朝至唐五代绝句体哀悼诗语言概括、凝炼含蓄、章法紧凑、言简意丰、意味无穷的特点,呈现出含蓄蕴藉之风格。  相似文献   

19.
由指示代词“这样”、“那样”等构成的比况结构,除了表达比况以外,还具有指代性。该文从喻词选择、表义功能和句法特征三个方面对指代性比况结构的入句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