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韵甜 《商》2013,(3):71-71
本文以我国2010至2011年上市的中小板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解释超额收益率问题。数据的选取标准是在2010年以后审核过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总共246家企业。研究发现IPO发行价格、市盈率、换手率对首日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他基本面因素对该收益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投资者关注被认为是影响IPO首日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学者在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选择上进行了较多研究,近年来的趋势是利用搜索引擎数据来作为投资者关注代理变量。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搜索量数据,构造了一个投资者关注的直接代理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又利用投资者关注理论创造性地将IPO首日收益率切分为初始收益率和IPO首日交易收益率,实证发现投资者关注对IPO首日交易收益率是没有显著影响的,只会影响IPO初始收益率,并借助于投资者行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A股全流通时期IPO抑价现象与市场气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气氛假说的基础是建立在“市场指数上涨期间”的市场条件前提之上,而我国现有对市场气氛与IPO抑价关系的研究,少有以市场指数上涨期间为研究前提的分析,因此,考虑市场指数上涨期间的条件,本文在关于验证市场气氛假说的研究设计上,拟依上市当日股指收益率及上市前20日股指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分为以下两种情境依序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358只和深市244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其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半时间段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分析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市场表现失常现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行规模的股票的新股长期市场表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1990年至2011年6月30日的中国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国有股权对IPO长期收益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定价管制程度对国有股权与IPO长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影响。Cluster回归结果表明,国有股权比例越高,IPO长期收益率越低;政府定价管制程度较高公司的IPO长期收益率因国有股权而降低。本文深化了国有股权对IPO长期收益率影响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影响,理解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一个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IPO费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对于IPO费率有显著的影响。另外,平均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IPO费率略低于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IPO费率低于B股。最后针对IPO费率与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我国股票市场IPO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我国2007年~2012年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的445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投资者和市场三个主体出发,探究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从公司基本面角度来看,上市首日市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与IPO抑价负相关;投资者行为方面,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正相关,上网发行中签率与IPO抑价负相关,而衡量市场制度的招股开始日期与上市时间间隔与IPO抑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数据,本文采用三次多项式模型研究2009年9月16日上市的38种国债的即期利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收益率,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偏低,多数处在2.5%~3.5%之间,这说明社会资本成本水平低,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利率风险,是价格扭曲的信号,也是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钱婧 《消费导刊》2011,(8):71-72
自2007年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上市后,城商行的A股IPO就被搁置,三年内无一家成功上市。前不久农行、光大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未上市的已寥寥无几,加上重庆农商行在H股成功上市的冲击效应,使得IPO的聚光灯再次聚焦城商行。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就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出现的IPO契机,为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改善上市环境以便早日上市提供相关建议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上市首日表现将IPO新股区分为破发股和非破发股,分别采用不同市场收益率基准,考察了基于事件时间研究法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和买入并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以及基于日历时间研究法的月平均超常收益率(MMAR)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IPO破发短期会给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带来不利影响,但中长期而言,IPO破发股的弱势程度更轻、市场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市首次公开发行(IPO)股票的长期收益率问题一直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存在IPO长期弱势已经得到实证的检验,而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同时也具有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不同的特征.本文研究我国IPO长期走势,以期为投资者的正确决策、为提高股市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崔涛  李昆  武婷婷 《现代商业》2008,(11):54-56
本文选取了中小板块启动以来至2007年6月30日上市的139支中小板块股票和沪深两市主板同期上市的43支股票,将其发行的抑价度进行比较,发现中小板股票IPO的抑价度明显高于主板股票IPO的抑价度,同时发现在剔除了上市第一天的初始收益率后,中小板块和主板的累计收益率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区别,进一步研究发现扣除第一天的收益率后,中小板块股票的投资价值在短期内是低于主板股票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创业板企业IPO前后业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匀 《中国市场》2012,(1):53-54,59
本文以创业板推出到2010年1月之间上市的5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来研究IPO前后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两个业绩指标是否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IPO之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显著大幅下降,且变化幅度与行业有显著关系,而与公司是否有风险投资背景并无太大关联。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各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对竞争环境产生了影响。为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企业开始关注资本市场合作,如通过公开发行股票(IPO)来实现上市,以便为企业筹集充足的发展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分析IPO上市前财务规范的相关要求以及IPO过程中财务规范的重要性,发现当前很多企业仍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和改进的建议,希望这些举措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希颖 《消费导刊》2009,(12):102-102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现象受到了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对于中小投资者也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间。因此笔者通过对2001年4月23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市发行的股票基本数据与二级市场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就地区因素、行业因素、财务因素、投资时机四项影响因素对IPO首日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一般特征,其对投资者投资新股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德控股”登陆纽交所,为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画上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句号。2005年的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为70家,较2004年减少了约14%.但筹资金额约为212.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约90%。建行成功在香港IPO募集资金超过92亿美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数额),成为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单一IPO集资额的最高纪录,也是5年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由于建设银行成功上市.使得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平均IPO数额大幅上升。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IPO的融资额已连续三年远远超出境内IPO的融资额。2005年深沪两交易所发行15只新股共募资57亿元,约6.84亿美元,是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最低的一年,比2004年减少了约35.86亿美元.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筹集资金比2004年增长了100.79亿美元。而且2005年海外新上市的公司数量是国内的4倍多.筹资额约是国内的31倍。2006年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因此总结和研究2005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最多的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个资本市场的不同特色.并结合2005年三地新上市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三个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对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48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创业板制造业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计算,引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创业板制造业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IPO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抑价就越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创业板市场上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上市前一年、上市当年以及上市后三年共五年的财务指标。利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法对不同年份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证实我国创业板市场 IPO 效应的存在性。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企业所属行业、注册地区、股权集中度、融资规模等因素对 IPO 效应影响的显著性及显著程度。提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完善风险投资相关的管理机制;适当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例;加大对融资的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俞闽 《商业时代》2012,(31):63-64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国创业板从2009年10月建立后,创业板企业的IPO存在显著的折价现象.本文通过对30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实证分析了首日换手率、上市前市盈率、申购中签率、发行规模等方面与IPO折价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