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被认可,并且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制造"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起步、发展和崛起."中国制造"已誉满全球.但近几年,"中国制造"频频遭遇信任危机,特别是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后,自身的缺陷日益暴露."中国制造"要在新的起点上腾飞,就必须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才是国家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其本质是把我国从一个世界"加工厂"转变为一个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转变的一个过程.作为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税收,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着优惠政策、优惠对象、优惠手段、优惠措施等方面的不足.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税收对策,以促进我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3.
蒋心和 《金融博览》2007,(10):20-20
"中国制造"是近一段时期来海外媒体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不过,如果撇开西方恶意丑化中国出口商品这一做法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还是中国商品质量危机,实质上都是标准之争,极个别不合格中国出口商品被人抓住把柄,折射出的是国内少数企业标准意识的缺乏以及我国标准体系建设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航空强国梦"、"波音、空客遇对手"等标题,让中国大飞机在国内外的瞩目中高调登场. 2003年开始调研,2007年正式立项,2008年5月承载制造大飞机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9年9月8日,大飞机样机C919首次闪亮登场;2009年12月10日,C919客机机头工程样机主体结构验收合格;2009年12月15日、16日,C919客机基本总体技术方案获得通过;2010年,开展飞机设计工作.同时启动订单……中国大飞机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现状,得出自贸区的扩展、"中国制造2025"的布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我国融资租赁业带来巨大机遇和发展空间.提出融资租赁公司应积极开展跨境租赁业务,立足于国家产业升级和高端设备走出去战略,实现专业化、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彭文彰 《财会学习》2016,(8):245-246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培养会计人员"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纵观美、德、日等制造业强国,无论从核心技术还是产品质量及美感来看,他们都具备绝对的竞争力,这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因此,为了践行《中国制造2025》政策,高职院校应当向国家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会计人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群体,高职院校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是因势利导,同时符合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孟祥 《时代金融》2004,(11):17-18
<正>甲:老同学从美国回来,送我一顶棒球帽,国际名牌,细看标签却有一行字母:"MADE IN CHINA",呵呵。据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出国的人给国内亲友挑选礼品,一不小心就遭遇"中国制造",结果弄成"出口转内销"--中国如今已成"世界工厂"了!  相似文献   

8.
2022年1月18日,黑龙江省2021"龙江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哈尔滨市花园邨宾馆隆重举行.大赛以"工业设计 赋能智造"为主题,旨在助推"龙江制造"向"龙江智造"跨越,推动设计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动能.颁奖仪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一新、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显丰、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出席现场颁奖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一级巡视员于晓东、"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线上致辞.黑龙江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地)工信部门、黑龙江省内部分高校和行业组织、获奖作品代表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和自豪,也为我们国家带了丰硕的经济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制造"伴随而来的其他问题.面对我国制造业的这一局面,我国政府适时推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从产品到品牌这一条主线,来谈一谈制造业的转变方向.通过先进标准、创新驱动、人才战略、品牌信任来抢占国际至高点,打造"品牌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近20%的增速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经济形成了发达国家研发和消费、资源国提供资源、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加工制造的产业链.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贸易和对外投资回落,全球化进程明显放缓.对外贸易低迷导致大量国内外贸企业效益下滑,投资意愿不足,并拖累了整个实体经济.在当前形势下,"一带一路"将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不只有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为目标的经贸合作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沿线国家间经贸投资互动不仅产生货物流动、资金流动,而且衍生出配套产业集群、人员等其他要素的流动.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各国在经贸往来、要素流动等方面的障碍将逐步消除,区域内资源配置将更高效、要素流动更自由便捷、市场融合更深入,沿线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加速,进而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佟琳 《理财》2004,(8):36-41
风靡一时的"富爸爸"系列丛书不知在全球制造了多少个"富爸爸",本文的主人公刘建平或许就算得上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生产体系中提升"中国制造"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然而,在繁荣的“中国制造”的背后,中国自有品牌廖廖无几,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技术能力缺乏,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因此,从战略上提升“中国制造”的地位,打造自主品牌,促进企业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产品,当"天下谁也不识君"的时候,为了打开它的销路,采用制造"兴奋点"的手法,往往收效奇佳.当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企业家埃德温·兰德发明了"一分钟(拍立得)相机".一开始,信者不多,购者寥寥.后来,埃德温聘请美国推销专家霍拉在美国闻名遐迩的迈阿密海滨浴场,安排了几位妙龄女郎作游泳溺水状,继而又被事先准备着的救生员"冒险"救起.这场景,吸引了许多围观者.此刻,手持"一分钟相机"的"记者"们大显身手,眨眼之间,记录抢救场面的彩照当场分发给围观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我国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便是"智能制造",对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会计与智能制造在多方面进行高度融合.在智能制造的环境特征下,企业需逐步推进管理会计创新工作,努力实现自身绿色制造的转型和服务型制造的升级.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中国制造"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随着"中国制造"影响力的加大,其所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趋增多。本文从入世后"中国制造"遭受的贸易摩擦入手,指出"中国制造"压倒性的数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制造"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是引发贸易摩擦的诱因,最后提出了减少贸易摩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23日起的六周时间里,一则以"携手中国制造"为主题的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这则广告耗时30秒,意在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中国的"第一次" 说起美国,人们联想到的是世界最顶尖的科技;说起德国.是出色机械和严谨工艺;说起法国,是浪漫与时尚设计;说起日本,是创新科技和优良品质.说起中国呢?在外国人心目中,对中国印象最深的就是廉价的"中国制造"了.  相似文献   

17.
因"327国债期货事件"一蹶不振达六年之久的中国期货市场,最近受到关注.其契机是去年12月底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成立.有专家称中国期货市场将进入"规范发展期".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来说,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期货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它具有几项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23日,由新浪网主办的"新浪金麒麟论坛·中国金融新时代"在北京千禧饭店隆重召开.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任总经理,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初期"三大猛人"之一的尉文渊重出江湖,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好去处.2004年6月9~11日,广州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南国智能卡行业盛会"2004中国(广州)国际自动识别/智能卡技术展览会",来自国内外近百家自动识别和智能卡产品技术供应商纷纷搭台展示,物流、IT、交通、通信、社保、公安、金融、零售、海关、邮政、银行、运输、制造等行业近20000人次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阶段,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转型是市场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期的中国市场角度入手。客观的分析"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现状,以及本身存在的客观问题。希望本文所讨论的观点和看法,能对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这个特殊时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可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