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毅军  张放 《科技和产业》2011,11(12):84-88
综述了国内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研究文献。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问题、差异性问题、计量模型以及对国内不同省市的实证研究。关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以及曲线的形式,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计量模型得出不同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存在不同形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N型、三次方程以及向下倾斜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2.
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英 《特区经济》2006,213(10):292-294
本文规范性地分析了工业化与资源利用、环境污染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等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新疆环境所处阶段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3.
基于海南省2000~2012年环境污染指标统计数据和人均GDP统计数据,构建了2000~2012年海南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表明,海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不都存在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倒"U"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得知,经济发展是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1980-2008年的数据分析,试图得到湖北省经济增长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且通过引入进口贸易变量,观察其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以及其对整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影响。研究发现湖北省的人均碳排放量与符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且湖北省的进口贸易量的上升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进而延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EKC曲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了收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环境和工业指标之间关系的模型,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客观存在,发现“工业三废”中,除了废气呈正“U”曲线外,废水、废渣以及能源消耗都符合倒“U”型的分布。这说明了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大,环保问题必须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利用EKC曲线研究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第一,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根据曲线判定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N型,证实了吉林省人均收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倒N型关系,并存在两个拐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第二,选取可能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等都对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吉林省要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低碳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改变工业品出口结构,实现吉林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发展低碳经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利用EKC曲线研究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第一,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根据曲线判定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N型,证实了吉林省人均收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倒N型关系,并存在两个拐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第二,选取可能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等都对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吉林省要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低碳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改变工业品出口结构,实现吉林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发展低碳经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范阳东 《改革与战略》2014,(1):36-39,56
文章基于已有研究,针对我国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机制培育动力,从原动力、外部软驱动力、内部动力子系统和生态与环境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文章通过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对比思考,确认了实现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整体朝向自组织即意味着实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高山"的跨越。文章最后通过与环境绩优国家的对比思考,既验证了当前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演化趋势为综合化、丰富化,又解释了当前我国环境管理主导政策与环境绩优国家环境管理主导政策异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证实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在我国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氧化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但我国离拐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出发,选取广东省21个地市1996-2009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的面板数据,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标并拟合出各区域的综合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对区域环境经济面板数据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促进我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芜湖市1992—2012年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统计数据.构建了芜湖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系统分析了艽湖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芜湖市人均GDP基本呈稳步上升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环境污染指数较高;芜湖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呈现“倒N”型、“同步”形态.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因此,为保证艽湖市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挖掘长江水资源、旅游资源的潜力,改革产业结构,推动排污权交易市场,加大环境准入制度和产业;住入制度的实施力度,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96—2016年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徽省承接国内外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前后的环境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均呈现倒“N”型,剔除FDI 、DDI影响后的EKC曲线形状未见明显变化,但各个曲线的拐点均向左移,说明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后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深;并且FDI对安徽省的环境效应产生的影响大于DDI对其产生的影响,这对安徽省今后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性质有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宋樟星 《特区经济》2014,(2):110-111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供给不协调问题日益显现,具体表现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承载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文章以湖南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现状为依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以及计量工具深入研究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的相关关系,探讨了环境恶化对湖南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环境污染现状的相关措施,从而为更好的解决湖南省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山东省1981-2014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构造出环境污染指标的综合值,用GDP指数得到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实际人均GDP,就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来模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演替轨迹,并拟合曲线,发现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对数型增长的EKC特征,得出环境质量的改善并不能光靠经济发展来自我完善的结论。在此结论上进一步探讨各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此来对山东省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呈现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态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EKC,以下同)所描述的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最终会走向改善的情形(倒U型)在我国会重现吗?我国应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际地区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测量指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遵循EKC曲线的特征,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已经越过环境曲线的拐点,目前处于污染越来越小的发展阶段,而其它省际地区则处在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加剧的拐点前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曲线关系。运用1996年~2002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在内的6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倒U型EKC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同时就本文选取的部分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而言,也存在以相对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越过环境倒U型曲线转折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钱晓雨  孙浦阳 《上海经济研究》2012,(12):116-125,13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中的人均收入指标和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又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即早期收入增加带来环境污染的增加,直到收入达到一定高度,环境污染达到峰值并且此后与收入呈反向影响关系。尽管如此,在早期的研究文献中笼统的将人均收入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而忽略了很多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本文基于传统EKC,结合经过截距调整的复合EKC模型,使用中国2002年至2009年279个城市数据,研究开放度和环境重视度对污染程度的影响。我们发现,开放度和环境重视度都对环境的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的基础上,各个影响因素的程度不一样。本文的研究意味着,为了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寻求平衡点,可以从开放度和环境重视度入手,因地制宜,制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EKC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该理论的质疑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表明:虽然许多学者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EKC方法本身具有内生缺陷以及适用的局限性,环境指标与收入指标不具有代表性,计量方面存在缺憾以及模型的解释力不足等,这说明收入水平提高并不必然伴随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要在把握现实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EKC的理论模型,争取有效改进指标选取,深化研究分析环境—收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对环境支出和环境污染的最优增长路经进行分析,并得到了如下结论:首先,与Selden和Song(1995)提出的环境支出"J曲线"效应不同,本文得到了环境支出的"S曲线"效应;其次,在治污技术是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污染—产出"也将呈现"倒U"型的增长路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次,"污染—产出"的鞍点稳态能够对N型EKC进行解释。其中,N型路径反映了污染路径偏离了稳态后,不再返回稳态的路径;而"倒U"型污染路径则反映了偏离稳态的污染路径又能回到稳态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