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二五”是南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提升南宁市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必将引领未来南宁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方向。文章分析了区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就南宁市“十一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勾画出南宁市“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指出了发展重点与方向,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诠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资源条件和政策环境,提出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构筑高层次人才小高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型投融资体系、加快园区建设、完善相关政策等有利于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提出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发展领域、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生物制药领域、现代装备制造领域和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4.
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确定的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弯道超越的性质,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湖北省工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良条件。湖北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湖北经济跨越式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7.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既具有产业规模快速壮大、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等良好的基础,又面临外部环境较为严峻、融合发展系统性欠缺、配套要素支撑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有序优化区域分工协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激发企业活力,持续提升发展生态,进而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9.
文章概述了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剖析了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不足,认为河南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抓住机遇、利用好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交通区位及城市群发展优势,综合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国内外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内蒙古产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三一”结构,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是建立在较高的能源消耗基础上实现的.内蒙古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应放在冶金产业、能源产业、型建材业、化纤纺织产业上来.当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革措包括: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开放、合理、优惠的产业政策,集中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2.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以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为特征,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各国政策的焦点。为进一步抓住机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西青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之相匹配的条目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口径,分别从区域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盈利能力、国际地位等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东部发达省份的发展较为突出,但目前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辽宁在区位、发展环境、产业基础、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探讨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对引领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高新技术产业角度分析了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及国际化现状,探索其国际化存在的不足及核心障碍,并提出广州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孵化基地,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与关键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一般可划分为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政府培育下的外推式、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的推拉结合式等三种发展路径,依托这些路径,结合辽宁的特点,必须抓住领军企业拉动力、产品竞争力、品牌效应、研发能力、人才技术、产业集群、财税政策支持,以此培育和发展好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8.
19.
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制定产业专项规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投融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支持作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融资需求具有差异性,亟须创新金融服务解决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文章认为,金融机构应提高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完善金融服务链,增强金融服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功能与合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