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伦·伍德等学者认为马克思并不存在一种正义理论,无论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历史的必然,所以资本主义并不比共产主义更“不正义”。在马克思那里,正义确实与特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相关,但这种必然性的达成离不开人的实践。在马克思的正义观念中,联合起来的手工业者们既需要以某种伦理目标作为动员根据,也需要结合现实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2.
对人的研究和关注,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主题,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界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思想,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对理解人的本质是什么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这一重要概念的论述.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并以批判的方式发展了这一观点——对"异化"和"对象化"作了至关重要的区分.他指出劳动不总是导致自我实现的发生,在异化条件下,自我实现并不发生.马克思将异化劳动区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正义思想.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抽象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经济非正义性的批判,进而提出实现经济正义的有效路径,即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人类.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扬弃和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升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人民性、全面性和过程性特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正义思想启示我们,在实现共享发展过程中,应以实践为基础,坚定走共享发展道路;以民生为本位,有效引导驾驭资本;以制度为保障,健全各方面体制机制;以人民为主体,在共建中实现共享;以共富为引领,渐进推动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的各种历史现象。他指出以货币为交换中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然而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又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经之路。马克思借助历史的视角,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意义,同时批判了这种社会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和历史分析视角对分析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一种生产力;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文科学相统一;共产主义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新唯物论"思想所蕴涵的评判"万物"的两个维度--客体与主体、科学与人文、功利与超功利、利与义的关系;其次,以此为依据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进行了解读.认为,马克思当时总是以一定的哲学为指导,通过经济学这一科学途径,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从而设想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还论述了马克思"两个维度"的思想在当代的重要意义,以及要从这"两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考察特定历史条件下共同体样态,在共同体重建问题上形成了深化认识。在重建缘由上,洞察到货币与资本主导下的共同体在关联纽带、个体发展与价值取向上的多重矛盾表征是重建共同体的具体缘由。在重建进路上,强调确立起个体对劳动客观条件的肯定性关系,破除货币价值体系和资本生产关系的限制,以及塑形“结合劳动”与“共同劳动”形式,是重建共同体的主要进路。在重建进程上,明晰了超越资本主义共同体与高级复归前资本主义共同体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揭示出马克思对共同体重建问题的透视思维与理性认识,有助于厘清诸多与共同体重建问题相关的理论争论,推动构建新时代满足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需求的共同体新样态。 相似文献
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正式提出劳动异化概念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系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劳动异化这一概念占据了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位置。对于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过程、概念的浅析、话语分析(从经济学话语到哲学话语)、异化劳动概念带来的启示,以及这一概念所具有的深远的现实意义的考察,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形成史上的地位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把“资本一般”作单个资本理解,“社会资本”作许多资本理解,是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严重误解,并导致了对整个马克再生产理论及其应用范围的误解,决不能根据某些认述认为马克民在《手稿》中还是完全接受了斯密教条,仍然停滞在斯密和李嘉图的认识水平上,实际上,在《手稿》中已形成了马克思对以后最终突破斯密教条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因素,但是,从《手稿》中尚不能得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已处于形成时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深化《手稿》中资本理论的再研究,对习近平提出的“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手稿》先后提出的资本的“六分结构”和“三分结构”,阐明资本运动既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为条件,又受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制约的特征;资本是生产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与劳动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也是生产资本在价值转移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普照的光”,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在总体中的“色彩”和“比重”。《手稿》以劳动过程的新的结合方式为基础,对资本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展开论述;从资本本质及其运动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命运,由此因势而新提升资本治理本领、因时而进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的资本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探讨异化劳动理论、对象性活动范畴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的过程中,对"人"的问题有诸多阐释,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探索人类社会历史的秘密,确立了他最初关于共产主义的见解。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訾阳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56-5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观的可分为自在自然、对象自然和人化自然三个层次,它们之间是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对待关系。从三分的发展逻辑这一视角出发,我们能够对自在自然、对象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内涵进行重新的解读,并发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逻辑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批判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开始,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着重论述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一次总结,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手稿》中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梳理,试图揭示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展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经济根源的分析,并且准确把握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具有革命性意义.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批判了旧的劳动概念和逻辑构造,把资本和工资等概念放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有其深厚的实践根源.另一方面,马克思科学考察了异化劳动的基本内涵,揭示了这一概念在实现人... 相似文献
1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非异化,异化,异化的扬弃三个阶段,这一划分是三大社会形态思想的萌芽,为三大社会形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理解三大形态理论有助于更科学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全面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感觉理论,剖析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与我国现实之间主要存在的三点矛盾,归纳并详细阐述了理论分析与现实剖析对现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