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丽  李娇 《改革》2024,(2):75-88
智能制造作为高阶制造业态和新型生产方式,已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关键期,传统产业亟须通过新旧动能转换焕发新的生机,新兴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通过富有竞争力的制造模式抢占全球制高点,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支撑。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和主要流程的智能化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支撑和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的显著特征。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要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智能工厂全面推广落地,打造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样板,推动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闫莉  吴森 《辽宁经济》2022,(10):8-1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实地调研情况,梳理分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措施。当前,中国传统产业仍然存在数字化转型战略缺失,数字软实力薄弱;工业互联网较弱,智能制造水平不高;智能服务体系缺乏,数字平台赋能不足;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数字生态环境滞后等问题。提出传统产业要从数字软实力提升、数字智能制造、数字平台赋能和数字生态建构等路径入手,让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增长更持续、效率更敏捷、结构更高端、发展更绿色。在此基础上,从研发投入、人才培养、政策杠杆和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等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现代港口发展,智慧港口建设以智能设施设备为基础、以互联网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港口城市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等资源整合,并以智慧基础设施为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宁波港智慧港口建设应立足打造"全球供应链节点",优化现代港口服务,并围绕智慧物流、现代工业转型、"互联网+智慧港航"、现代通信与云服务实现港口产业转型升级和港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超 《科技和产业》2018,(6):108-11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矿井建设逐渐普及,煤炭行业向智慧矿山不断转型,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上,物联网技术将推动数字化矿井的建设,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高度集中,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安全隐患,优化了传统工作方式。本文基于物联网背景介绍目前数字化矿井发展现状,构建数字化矿井监测平台,实现井下设备、人员等自动化管配以及各生产和管理层的协同调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13,(7):161-161
产业类别:机器人。项目概述: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并将在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要大力推进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装置的开发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23,(11):24-25
<正>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是赢取新工业革命的新赛道、开辟数字经济蓝海的新通道。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强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海曙区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卓越生态区为目标,围绕产业园区打造、平台体系建设、生态应用推广、发展环境提升等四个方面,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2023世界计算大会“数实融合智赋万企”先进制造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嘉宾们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智能化应用提升等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受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工业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升转型供给水平、加大转型政策支持等三方面提出了14条具体举措。专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多措并举推动中小企业科学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工业是稳增长的基础性力量。2023年前三季度,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工业经济结构和重要工业品出口等指标表现良好,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持续恢复、稳中向好态势。未来一段时期要着眼于加大稳增长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破解工业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整个产业体系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程度持续提升,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区域分布格局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其供应链下游区域分布相关性较强,因此,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装备制造业及其产业链进一步的聚集,导致区域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技术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技术支撑,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庭中的应用体现。当前网络和智能技术高速发展融合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作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无论是IT终端制造厂商、互联网运营商、服务商和传统家电制造商均把它视为新的增长爆发点。本文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来说明物联网的运用对智能家居系统技术进步、功能扩展、服务、达到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方便和绿色环保的需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且工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程度逐步提升。在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工业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级逐步提升的趋势下,本文研究工业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包括能级维度、价值维度、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维度的制造业融合模式三维架构体系,探寻流程型制造业、离散型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要素资源驱动、创新驱动、技术驱动三大驱动机制;同时从关键核心技术、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运营场景、人才等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从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数据数量和质量、加快系统集成建设、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案例论证     
《中国高新区》2012,(3):34-37
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武汉东湖高新区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优势,大力推动应用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做大做强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智能导航系统、地球空间信息系统集成、测绘仪器与装备等产业基础,加强与光电子、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商业模式领先、服务体系完善、集聚效应明显、支柱地位显著的发展态势,成为东湖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成为国家实施北斗战略的关键栽体,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有利于加速制造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应用探索等方面,总结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现状,结合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现有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发展基础及问题难点,提出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汇集和配置的枢纽,是引爆工业互联网经济的关键驱动力量,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在石油化工、大型船舶、机车、机床、轴承、核电、互感器、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培育了一批全国排头兵企业。但近20年来,大连接连错过了电子信息、消费互联网等多轮风口,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大幅下降,唯有以打造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为突破口,推动数字经济强势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工业互联网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大连推动新时代“两先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才能打造实体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加速迈进GDP万亿城市行列。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迎来规模发展关键期和新一轮机遇窗口期,各地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争日渐白热化,唯有拒绝迟疑、背水一战、谋定快动,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掉队、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时代,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正在融合型发展、集群化兴起、爆发式增长,智能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今年第11届宁波人才科技周期间,一大批国内智能制造行业顶尖专家、学者与企业家,齐聚2016国家智能制造宁波论坛,围绕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应用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服务智能经济发展。目前,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家到城市,各个经济体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20,(4):20-21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市工业互联网起步比较早,拥有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一批强院强所,研发推出了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并在汽车、纺织、家电等领域培育了一批行业云平台。《指导意见》提出,工业操作系统方面,发展集数据集成、组织开发、数据分析、智能引擎、智慧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操作系统,加快布局纺织服装、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能够与各行各业的业务和管理相结合,改善业务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对我国产业、尤其银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四项"互联网+"核心技术定义的基础上,梳理了这些技术在国外银行业的各项应用及其效果,并提出我国银行业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浩 《科技和产业》2023,23(24):22-27
解决好中小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是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内容之一。借鉴美、德经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多方参与的平台化发展路径。建议面向中小企业聚集产业,体系化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立政府主导、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运营模式,围绕制造业企业“诊、研、产、供、销、服、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