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它篇幅极短,但却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孝道思想体系,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孝经》中的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分析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阐明了《孝经》在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孝经》给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较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在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它以极短的篇幅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孝道思想的体系。本文以《孝经》中的传统道德教育为切入点,阐明了《孝经》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的影响,以及《孝经》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带来的道德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3.
孝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根源,传播发扬孝道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具体理论基础。孝道思想在儒家学说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人的一切道德都是由孝生发出来的,故而,《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抹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讨论“孝”的文章自古有之,《孝经》、《二十四孝》把孝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教育意义颇重,但有些做法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如果是付诸于行动的话,确属不可取。相较之下,提倡“过犹不及”的《论语》中的孝的理念在今天看来还很有学习的必要。本文从三方面谈《论语》中孝的难与易,以求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语》 一书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学思想智慧的宝库.宋朝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包含了中国古代政治、 文化、 历史、 哲学和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不饱含精警的启迪,充满哲理和智慧.从 《论语》 中,我们可以品味仁爱之道、 忠恕之道、 学习之道等人生的大智慧."孝敬"作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在 《论语》 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倡"百善孝为先",故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品读 《论语》,感悟其微言大义,体味其孝敬之道.  相似文献   

6.
孝,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尺度.但在众人对传统孝文化忽视的今天,出现了文化断层现象,而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是传统伦理在继承上出现脱节、家庭文化错位、社会价值和舆论导向多元化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架构起一座桥梁,来开展孝道文化?通过孝道文化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孝道,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和谐,是本文探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近日,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梁冬编著的《历史二十四孝故事新编》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国学文库保护遗产、孝道文化经典读本”向广大读者推荐。该书以讲中国“古”事的方式,弘扬孝道,宣传德孝文化。《历史二十四孝故事新编》的出版,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道,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孔子作为对孝道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的孝道观自建立起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情感、思维方式,得到了千年的传承。然而,他的孝道观在当代却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因此,我们应当从我国当前具体情况出发,对孔子的孝道观进行梳理,挖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3,(11):274-27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人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传统孝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被打磨,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孝道意识,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本文拟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孝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构建企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信用制度概述信用是一切制度和规范得以确立和运行的基础,是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建立的依靠。诚实守信在中国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本。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诚实信用的道德要求源远流长。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理念。传统的信用伦理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以资剂结信而止讼。”(《周记·地官司徒·司市》)春秋时期,“信”的意义得到了原始儒家的阐释,与“忠”、“孝”、“仁”、“义”并列,成为儒家处理一般社会关系的唯一的伦理准则。至汉代,契约的结尾都有“以印为信”的…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4,(6M):U002-U002
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它历史悠久。几乎中国化一出现,它就存在了。儒家提倡它、墨家、法家也说过它的好处。归根到底,“孝”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首先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首先规范。最根本的首先信条。  相似文献   

12.
韦华伟 《经营者》2006,(18):86-86
《易经》是儒家的六经之首,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几年《易经》大为流行。  相似文献   

1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些年,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孝道意识缺失,这不但引起家庭的不和谐,而且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担忧。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伦理关系、维持社会的稳定,我们需要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代刑法是专门为“孝道”立法的,但是相关的法律规范究竟是在怎样的程度上创设又是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的呢?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孝观念的起源、不孝罪及其他与孝道有关罪名的规定、相关司法原则的实施来考察上述问题,以期对在现代社会孝道能否涉罪的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长期熏陶。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与竞争是建立在《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论语》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典思想,重视人的因素,是“论述如何生存,如何增加智慧”的学说,是“实学”,完全可以用来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一、日本企业管理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早在公元八世纪,儒教就以行政手段得到日本政论推行,提倡孝道,国民诵读《孝经》。进入十六世纪,儒教被定为日本官方哲学,日本兴起了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  相似文献   

16.
魏宝 《乡镇论坛》2014,(9):48-48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也就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古代有二十四孝故事,如今有新二十四孝准则,这都反映出中华民族是极为重视孝道的。在很多地区也都在进行“孝子孝媳”“孝星”等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树立孝道典范,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一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书中的“观民设教”和“神道设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管理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有关教育社会性和规律性问题,对现在的教育管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甚至整个文学发展的源头,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我们国家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文人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至汉末时期,战乱频仍,儒学已失去了它的独尊地位,渐渐地不再那么被人重视.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却以它自身独特的价值,仍旧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建安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曹丕作为建安时期的文人代表,也必不可少地受到了《诗经》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找到《诗经》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余新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开展了一场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道德讲堂,镇村干部群众聆听道德故事,接受道德洗礼,感悟道德力量。“道德贵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在《公民道德歌》的歌声中,活动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0.
赵克平 《价值工程》2011,30(30):264-265
周代孝德对传统孝文化的贡献有:开创了孝道入世的先河,倡导行孝的双向性,用法制和制度推行孝德。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孝文化对于加强个性修养,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孝文化应该与时俱进,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