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现存的问题(一)现场驾驭能力不足不可否认,有一些主持人是凭着自己先天的外在因素走进出镜记者的行列的,而有一部分人则是从新闻播音行业转行到记者行业的,因此他们中有些人缺乏合格记者的出镜主持技巧和能力,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完全丧失对新闻事件和现场的驾驭能力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2.
李洋 《活力》2011,(3):136-136
一、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现存的问题 (一)现场驾驭能力不足 不可否认,有一些主持人是凭着自己先天的外在因素走进出镜记者的行列的.而有一部分人则是从新闻播音行业转行到记者行业的,因此他们中有些人缺乏合格记者的出镜主持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的形象特性主要可以概括为它的纪实性和瞬间性。电视新闻是对具有报道价值的事实进行客观忠实的反映,拥有利用电视技术手段对事物外形、事态发展逼真记录的能力。电视新闻最重要的真实性,是从它的纪实特性体现出来的。而它的瞬间性,则是电视新闻形象的基本特征,它是对特定时间段的放大,对状态的冻结,是电视新闻形象规律的主要特点,可以轻易地营造拍摄者所需的现场气氛,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4.
王玥 《活力》2011,(5):235-235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出镜记者正在成为电视新闻的“第一看点”。哈尔滨的冰雪节、哈尔滨经贸洽谈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水污染、50年一遇暴雪等等大事,都有出镜记者的身影。随着小型直播设备的普及,作为地方台的哈尔滨电视台也开始广泛运用记者出镜这一形式进行新闻报道。那么。在缺乏全国重特大新闻资源优势的地方台,在其赖以生存的民生新闻环境当中,记者该如何出镜,又有什么特殊技能要求呢?下面我就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与感受,谈些粗浅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出镜记者正在成为电视新闻的第一看点.哈尔滨的冰雪节、哈尔滨经贸洽谈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水污染、50年一遇暴雪等等大事,都有出镜记者的身影.随着小型直播设备的普及,作为地方台的哈尔滨电视台也开始广泛运用记者出镜这一形式进行新闻报道.那么,在缺乏全国重特大新闻资源优势的地方台,在其赖以生存的民生新闻环境当中,记者该如何出镜,又有什么特殊技能要求呢?下面我就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与感受,谈些粗浅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先薇 《活力》2010,(6):192-192
现场直播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尤其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出镜记者可以缩短观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出镜记者不仅是新闻现场的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和报道者,更是现场新闻直播的中心人物。因此,如何有效恰当地进行新闻直播现场的控制,是每名合格出镜记者应该掌握的必要技能。  相似文献   

7.
曹玉坤  王鑫 《活力》2007,(12):68
电视新闻串联词即电视新闻图像出现前的口播词,它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开头形态。有的人称它为导语,因为它位于电视新闻的开头,承接的又是电视新闻的主体,内容及形式又类似新闻的导语;还有人称它为串接词,因为它是通过口播导语连接起来电视新闻的图像主体。  相似文献   

8.
厉昕 《活力》2013,(10):88-88
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播出手段的不断多样化。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这个角色应运而生,这是新时期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传统电视新闻主持人职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个新型的电视新闻主持人类型,与过去传统电视新闻主持人相比,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工作内容和全新的角色内涵,也承担了更重要的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9.
提问方法在电视新闻现场采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桉 《活力》2010,(20):165-165
一个称职电视新闻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就是一个导演。要想在采访过程中做个成功的导演,将采访的话语权游刃有余地把握在自己手中,挖到我们想要的新闻素材,就必须学会提问。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十年的电视摄像生涯中,通过认真学习专业书本知识,虚心向同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摄像中学习摄像,在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与摄像技巧方面总结了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宫晓雷 《活力》2011,(6):188-188
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收视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电视直播节目中新闻现场的呈现形式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我在现场”那种单机位、单出镜记者了。各个电视台都在新闻直播中大量运用多机位切换。各种景别交替变换的更为复杂和精彩的节目表现形式。有的甚至根据新闻现场实际情况,设置了两名出镜记者,形成多记者、多机位的直播形式,以便通过有限的直播时间向观众全方位地传达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马寒梅  胡微 《活力》2011,(23):61-61
当前,打开电视,卫视、地方台的频道几十个上百个。各台的新闻栏目也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竞争异常激烈。可以说,电视新闻栏目已进入了品牌化经营阶段,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才能吸引观众,才有收视率,因而电视新闻编辑也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节目中体现出编辑意图和“创作风格”.以使节目形成整体风格和鲜明特色。这一变化.对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就必须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笔者认为应重点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汀心 《活力》2011,(10):111-111
电视新闻价值的实现.主要依靠电视新闻自身对观众的影响。而如何才能使电视新闻产生更好的效果,不但要看新闻的内容是否把思想和事实直接传达给观众,而且要看电视新闻的编排是否合理。可以说,只有综合考虑各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各条新闻所处的位置编排得当.才能使电视新闻发挥出显著的宣传价值,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于硕 《活力》2012,(8):206-206
身处全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各展所长各出奇谋。在承担巨大压力的过程中,每一名媒体从业者都必须成为多面手。那么,电视媒体领域,采、编、播的能力同时具备似乎成为了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15.
王学亮 《活力》2011,(6):184-184
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电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电视业进入了“受众主导、内容为王”的时代。单就新闻而言.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耳濡目染”,而是要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现场成为新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铺天盖地席卷而过.西方国家空袭利比亚的导弹一枚枚从飞机上投下,等等新闻现场画面,即使没有完整的配音、配乐、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优秀的政治素养,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志 《活力》2012,(9):54-54
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新闻敏感度,善于在现场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相似文献   

18.
魏书常 《活力》2012,(8):167-167,169
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的电视新闻节目都会在播音环节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错误不能苛刻求全,但有的错误完全可以避免。然而,在电视新闻播音中,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却成为常见错误,原因何在?主要是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庄震 《活力》2012,(21):102-102
电视新闻作为一门声画有机结合的综合性传播方式,画面所含信息量的大小和构图是否完美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收视率.因此,一个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一方面要熟练掌握电视摄像基本技能,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审美高度和审美意识.只有拍摄出高水准、高质量、令人满意的电视新闻画面,才能使新闻得到更好呈现.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在拍摄画面时最基本常识是要了解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性能,其次就是在拍摄的时候了解画面构成(拍摄时怎样为画面构图),在拍摄时充分应用光线、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拍好画面,以独特的视角,利用多角度、多景拍摄,给后期编辑制作留下足够的编辑空间.  相似文献   

20.
庞海江 《活力》2014,(12):80-80
在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怎样用一个精彩点开篇,每个段落埋伏进什么样的刺激点、情绪点、触发点,通过这些点来制造起伏和节奏,怎么能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把握好每一条新闻的节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节奏实际上是控制着等长时间内向观众传递的信息总量,适当的节奏会使新闻自然流畅,观众喜欢看、愿意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