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雅君 《会计师》2012,(10):25-26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研发费用在企业的各项支出中占的比例不断提升,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不仅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佰群 《财会学习》2020,(16):128-128,130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规模不断加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想要使得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对企业研发活动开发费用进行规划。基于此,本文尝试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掌握着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还有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力度,研发费用在高新技术企业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加强研发费用投入与核算管理,对于高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文平 《会计师》2010,(12):25-26
<正>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鼓励企业开展各项研发活动、促进科技进步,以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从而提高其自身综合竟争力的一项基本措施。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12月10日颁布了国税发[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116号文"),该文件对研究开发活动、研发活动归集的范围、扣除的具体要求以及操作流程作了规定,有利于落实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本文就实务中涉及的研究开发费用(以下简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进行探讨,希望有利于企业能正确核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能在保持其竞争优势并不断将其优势转化为持续胜势,是每家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对外扩大销售抢占市场外,还要从自身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上下一番真功夫,因而其研发费用支出成为必不可少一环.而研发费用投入与核算,对于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体系的理论概述入手,针对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之策略.  相似文献   

6.
施俊 《投资与合作》2024,(2):141-143
国家通过向高新技术企业推行各类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有充分的动力走在创新的前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直接针对研发创新活动制定的优惠政策,从初始制定以来经过了不断的调整及补充,在对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国家对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生产、科技创新的最强主力军,其广泛地受到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影响。文章简述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响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建议,旨在帮助其抓住有利时机,获取更多的政策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相似文献   

8.
为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入及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品牌的建设.但是,随着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不断增加,预算管理水平低,核算不准确等研发费用的管理问题也逐步显现.如何提高研发费用的预算管理工作,确保研发成果与经济投入成正比,是现在工业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不断出台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各项优惠政策,有关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税收政策则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理论推演、统计分析深入阐述并验证了研发费用对降低企业总体税负水平的显著影响,是实现避税要求的手段,应引起税务机关充分重视,加强研发项目的税收征管和处罚力度,以防止企业管理层自利行为对国家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张灵 《上海会计》2011,(2):34-35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深入了解研发费用核算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研发费用核算体系设计,使企业顺利通过三年复审,并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8%~10%,其中软件类企业甚至高达30%~50%。高新技术企业年报中,研发支出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进而分析企业的发展潜能,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王玺刘萌 《财政研究》2020,(11):101-114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出台的初衷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忽略了该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PSM-DID方法研究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而且政策作用效果因企业生命周期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降低经营成本和提升内源融资能力三条路径提高企业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沈薇 《财会学习》2022,(1):82-84
为了推动国内企业的科技发展,实现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颁布了许多的政策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当前最主要的是针对加计研发费用所设置的扣除政策,这一政策也成了当前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优惠处理方式之一.本文通过结合该政策的条款、发展及含义,总结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运用该政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产业升级转型,国家完善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通道.同时也还要看到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财务核算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忠 《会计师》2010,(11):29-30
<正>在我国当前经济大转型环境下,研究与开发活动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其中"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按照会计重要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7,(10)
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的出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开始思考如何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的扩大研发规模,以达到合理减税的目标。研发费用合理投入可以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目前,在理论研究中缺乏对企业研发费用规模结构的测算,难以分析研发规模的最优区间。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现状、税制变化等阐释,着重分析研发规模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合理扩大研发规模以达到减税目的。期望本文的结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机构进行纳税筹划、扩大研发规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和国际大形势的影响,我国增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视,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国的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6年年报中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现状,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健全和完善现行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企业相比,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低。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审计风险较高,但审计师不仅未提高审计努力程度,还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这一表象影响降低了审计费用。基于信息操纵的“组合拳”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年报语调更积极,且这种积极语调加强了研发操纵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基于行业专长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高,说明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审计师识别研发操纵的能力。研究丰富了研发操纵和审计定价的相关文献,为掌握研发操纵规律、优化对研发信息的审计监督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