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职务消费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务消费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一)职务消费的概念及其本质。 职务消费是处在某一特定职务上的公务人员为履行公务所发生的消费。严格地说,职务消费是公务人员在履行公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消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提供职务消费以保证其正常的公务活动,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也构成了职务消费的重要内容。因此,职务消费包括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经营者中需要激励的,现行企业运行机制对企业家的激励力度不足。对国人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目标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精心管理企业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职务消费缺乏约束是造成激励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据1998年调查有近半数的国有经营者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但对职务消费的限制却很少。因此,应根据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和奖金,限制职务消费。  相似文献   

3.
改革国有企业必然要改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本文在深入调查、专家论证基础上,对建立福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新体制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建立择优上岗及激励、约束、培养等机制。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职务消费是军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构成国防这种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不降低国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抑制日益膨胀的军队职务消费来降低国防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提高军费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科学制定军队职务消费限额标准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军队职务消费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制定军队职务消费限额标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尚枫 《经济》2005,(10):82-82
一直以来,我国都将“职务消费”作为会计制度约束的内容,即当事人须凭费用发生的相应票据进行报销,消费的发生人实质上是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带有计划经济性质的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职务消费”中的挥霍浪费现象日益加剧,甚至有人利用这个制度漏洞,通过虚开发票和购买假发票等行为中饱私囊。“职务消费”导致的浪费和舞弊行为点滴却大量地吞噬着企业的资产,尤其是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而“职务消费”衍生出的“舞弊市场”——假发票、废票据市场则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社会监管成本颇高但实效欠佳。  相似文献   

6.
朱杰 《当代财经》2022,(12):124-136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利用全球生产要素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方式。那么,相对于没有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国跨国公司会加剧高管的超额职务消费吗?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高管超额职务消费的视角探讨了跨国公司高管私有收益攫取行为。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越高,高管超额职务消费也越高;经营风险高和财务风险低会强化企业国际化经营与高管超额职务消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国际化经营引发的企业产品市场风险、高管的超额现金持有行为与海外并购行为,分别是高管进行超额职务消费的压力、机会与借口。进一步检验发现,跨国公司高管超额职务消费会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信息披露质量高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会显著抑制跨国公司高管的超额职务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三项格局”之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人员,更应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但从实践上看,近年来,在企业内部,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层出不穷、形态各异。因此,认真分析企业领导人员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 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在我国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理论上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应限定在财务收支的范围内,通过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来界定和评价领导人员的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还有人认为应以干部岗位职责为出发点,通过对领导干部履行其职务、职责隋况进行评价,以明确其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另外,还有人认为应从全面考核干部管理的角度入手,利用深交程序方法,将干部监督、纪律监督和人事监督等手段结合起来,对领导人员经济和非经济责任从经济角度进行的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具有两面性、合法性、随意性、膨胀性等特点,其功能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职务消费失控是当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正确可行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经营管理的者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促进“红色企业家”队伍健康发展,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稳定发展的劲头。  相似文献   

10.
一、年薪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解决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关键,首先是要发挥国有资产的代理者厂长经理的作用。发挥厂长经理的作用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改革企业领导人的形成机制,选好厂长经理;二是改革企业的领导机制,使企业领导人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三是改革对企业领导人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潜在的管理能力和积极性。对于第三个方面,就是通过激励机制,解决在领导机制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激励”的推动力替换“制约”的牵制力,调合“效率”与“制约”这对矛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  相似文献   

11.
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着补贴标准划分过于简单、补贴对象界定相对单一、补贴发放的方式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推进。积极稳妥地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一定要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按照先行试点,后推行的方式推进;科学界定实施范围,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落实配套措施,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2.
论国企高管职务消费的财务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企高管职务消费是指企业负责人为履行工作职责所发生的消费性支出及享有的待遇。文章试图在分析国企高管职务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比较具体的包括财务预算控制、财务报告控制、财务把关的审计监督控制的财务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迟杰 《时代经贸》2010,(16):119-120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方案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固定工资或奖金、职务消费、分红收入。前一种属于短期激励,后一种属长期激励,职务消费介于两者之间。随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有企业应当建立起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报酬激励机制,在报酬激励机制方面要体现短期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赵春喜  崔连秀 《经济师》2005,(5):284-284
文章针对国有企业职务消费失控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革除了以前专业技术职称的“终身制”,深化了企业改革。当前,还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完善企业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进一步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首先,必须解决好企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数额控制问题,即“定岗定编”问题。目前,企业设  相似文献   

16.
王永波 《经济师》2005,(9):233-234
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步入全面推进、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全面展开。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文章结合实际对当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带着诸多问题,课题组赴山东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调研。本文在对调研期间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值得借鉴的经验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拔、培训、考核、奖励、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萍 《经济师》2009,(7):294-294
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兴衰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何建立对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是有关部门最关注的课题。建立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主要有薪酬激励、成就激励、职务消费激励、股权约束激励等。  相似文献   

19.
林玉梅 《经济师》1999,(5):45-45,73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同企业的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有密切关系。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强,好企业可以办得更好,状况不好的企业也能够逐步搞好。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弱,或者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好的企业也会被搞垮。因此,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是搞好企业...  相似文献   

20.
1.消费规模的膨胀和范围扩大化。由于当前对职务消费的含义、种类、范围、标准等基本问题研究不够,一些部门"职务消费"的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在饮食消费中,消费的扩大化不仅表现在餐饮内容的多样化,而且以之为基础的消费链不断延伸,使招待为主体的消费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