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扶贫开发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陈扬乐 《经济地理》2003,23(2):183-186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从东向西递减和随海拔递减的趋势。为定量研究,论文选取了人均GDP、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城镇化水平等8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将全省88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先进、中等、落后三种类型,其中望城等30个县属先进类型,华容等24个县属中等类型,新化等34个县属落后类型。从现实贫困县数量和覆盖面来看,今后湖南省的扶贫重点地区为张家界、邵阳、湘西和怀化。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4)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贫困县乡村治理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是新时期贫困治理的重要模式,它不仅是对以往扶贫工作方式与方法的调整,也是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路径的创新,这给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带来了挑战。精准扶贫实践中的方式和手段,也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县乡村社会治理效率。精准扶贫工作是阶段性的,但贫困县的乡村社会治理是长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积极探索贫困县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促进经济回升的政策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如何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作用并建立完善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机制,作者对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扶贫情况进行了调研。作者通过调研后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清肩负的责任,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在扶贫工作中发挥杠杆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产规模、品种构成、规模化生产和循环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河北省环首都贫困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究得出河北省环首都贫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加工技术落后、区域品牌效应弱、利益机制不紧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进河北省环首都贫困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6.
叶振宇 《发展研究》2012,(10):71-73
国家产业转移政策是国家从全局和战略出发,先在发挥市场配置要素资源的基础作用,注重中央政策的引导,以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促进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之间实现调整。本文就在这些政策的特征、重点与趋势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人口总数达到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要求。以张家口市为例,2002年13个县人均GDP3808元,其中最低的县只有2152元,1998年至2002年县域经济GDP的年增长率只有2.7%。要达到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的小康标准,“按部就班”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县域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形式,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则必须找准自己的地情、县情,做到有的放失,才能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它对我国出现的减贫效应下降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扶贫对象没有达到精准,扶贫帮扶没有达到精准,扶贫资金渠道单一,扶贫资金欠缺且错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具体问题分别给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计算了各项政府转移支付的垂直支出效率、溢出指数、减贫效率、贫困距效率,以及扶贫资金等额分配方式和等比例分配方式两种情况下各项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结果发现:(1)扶贫特征明显的政府转移支付(五保、低保和特困户补助)的瞄准效率和减贫效率相对更高,将养老金看作市场收入结果变化不大;(2)扶贫资金等额分配方式和等比例分配方式下,瞄准农村地区的总减贫效应大于瞄准城市地区,瞄准西部地区的总减贫效应大于瞄准中部和东部地区;(3)与等比例资金分配方式相比,等额资金分配方式的减贫效应更大;(4)特困户补助和五保的减贫效应随贫困线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扶贫工作应当提升政府转移支付(尤其是五保、低保和特困户补助)的瞄准效率,建立面向贫困家庭的瞄准机制,给予极度贫困家庭更高的权重,并设置合理的贫困线。  相似文献   

10.
11.
打好扶贫攻坚战,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是党的重大方针之一,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按照199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纳入到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标准确定,全国国定贫困县共有592个.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农村扶贫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不能达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准的状况。这种贫困状况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发得到改善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格纳·纳克斯(Ragnar Narkse)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R.Nelson)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都揭示了经济贫困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均衡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和小额贷款的扶贫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精准扶贫政策影响益贫式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6—2019年宿迁市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数据,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对村级益贫式增长与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在精准扶贫政策干预下,村级实现“强益贫式增长”,其机制在于,改变低收入农户生计模式、强化“三保障”、提升收入稳定性,而增强收入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强;(2)帮扶措施实施广度与精准度较低造成扶贫项目收益减贫成效不足;(3)救助补助类收益能明显提升教育与医疗保障水平,但住房保障益贫性有限;(4)精准扶贫政策能促进较低收入农户实现更快增收,也呈现较强的县域益贫性。这意味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仍是难点,因此,应加大经济薄弱村产业帮扶力度,在提高贫困标准、强化分类施策的同时,提高帮扶精准度,探索建立综合性社会保障体制,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的益贫式增长成效。  相似文献   

15.
开发式扶贫是解决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王汉民谢文欣李林当今,中国大陆还有6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何在本世纪末使这部分人在共和国同一片蓝天下尽快脱贫,走向富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难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去年在中国扶贫基...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胡怀敏 《经济论坛》2000,(21):12-12
一、对扶贫方略的重新审视:扶贫受益者偏离贫困人口 我国的扶贫战略一直是以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这种战略是一种实现区域总量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投资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将扶贫对象的主体确定为县,一切扶贫活动都以县为对象进行,并且主要以人均收入水平作为考察标准。从经济指标构成看,影响人均收入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县域经济的总量增长和扩张,而不是贫困人口的脱贫,这样客观上就诱导区域经济行为目标向总量增长偏移.使受益者偏离贫困人口,极大影响了扶贫方略的实际实施效果。 我国的“扶贫信贷”项目始于1984年,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