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统一认识。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自建国之初至今,对于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艰苦而不懈的探索,每一阶段的粮食流通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阶段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目标。因此,对于各个阶段的粮食流通体制,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和目标,单方面地做出评定。即使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产生现阶段一系列粮食流通问题的根源的统购统销的粮食计划体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流通体制在当时的情况下对稳定政局、稳定粮食市场、支持城市及工业的发展等方面的正面作用。本文将从2004年粮食流通制度的改革入手,结合以往几个历史阶段中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2006年粮食财会工作概要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粮食财会部门紧紧围绕粮食流通工作大局,认真落实有关财务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支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取消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实行粮食流通“双轨制”。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现行粮食流通“双轨制”,既不是完美无缺,也不是一无是处。其最大缺陷是计划内的粮食未能解决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但也有  相似文献   

5.
1月11日,国家粮食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会议部署了2010年粮食流通主要工作: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流通产业、依法推进管粮、加强行业建设为着力点.实现抓好收购、促农增收、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统筹发展、保证安全的目标。一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的价格基本稳定;二是充分利用清仓查库成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粮食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着重就“双轨制”下的议价粮食流通中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当前议价粮食流通中的几个问题在“双轨制”下,如何组织议价粮食流通,是近几年粮食部门在摸索的一大课题,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国,荷兰的现代化粮食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1996年3月,我们参加了以郑州粮食学院院长、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张根旺教授为团长的粮食流通考察团赴法国、荷兰进行考察,先后考察了两个国家的粮食流通企业、主管粮食的政府部门、研究教育单位、农场及民间有关的粮食流通组织,同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及交流。所到之处耳闻目睹了两国的粮食流通政策、体系,粮食物流技术及粮食流通管理,收获较大,感受较深,出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借鉴法国、荷兰的经验,探讨我国的粮食流通。1欧洲联盟的粮食流通政策欧洲联盟由包括法国、荷兰在内的15个国家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002年工作要点的精神,国家粮食局做好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国加入WTO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加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按期完成国家储备粮库项目建设任务,加强粮食系统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扎扎实实,勤奋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一、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去年,国务院28号文件明确提出“保护产区”,…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 ,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这是以市场为取向 ,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改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这个目标 ,可以概括为一个出发点二个落脚点、二个支撑点。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的出发点一个出发点 ,就是“国家宏观调控”。这是新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转的前提条件 ,是以市场为取向推进粮改所必须坚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活粮食流通,保持粮食的长期稳定发展,国家计委市场物价司于1992年2月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召开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重点围绕“八五”末期和“九五”初期粮价改革目标、改革的基本环境与条件、配套措施、过渡办法等进行了讨论和论证,同时还就粮食购销同价措施出台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改进和完善粮食财务包干制度、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虽然可以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但是,这次的改革不再是建立在“做开经营放开价格”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新的三大政策基础之上的,这就是“敞开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目的是要最终建立起“四分开一完善”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管理的水平必须不断提高,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只有尽快地建立起自动化的信息管理体系,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国内粮食流通管理和技术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专家赴欧洲、北美和澳洲等地考察国外的粮食流通管理和技术,其主要情况综述如下:l粮食流通管理这些国家多是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对粮食的基本管理模式是,国家并不直接参与粮食的经营,而是采用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方式调控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及出口贸易。1.1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都是农业部代表政府协调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的间接管理,成立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经营全国粮食储备和贸易的经济组织。如美国称作“商业信贷公司”(CCC);法国称作“全…  相似文献   

13.
朱勇  王晓明 《四川物价》2002,(10):32-35
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稳定和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系,在确保市场稳定、农业就业稳定、农业收入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实现成本低、效率高、资源配置最优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机制,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粮食流通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粮食流通技术的策略,阐述了发展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吕福新 《财贸经济》1997,(3):50-54,49
粮食流通“两线运行”制度创新安排吕福新粮食流通“两线运行”制度,在整个粮食流通体制及其运行和调控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着力推进,但受主客观条件的严重制约,而可能象“双轨制”一样走不出旧的“巢穴”。所以,我们必须按改革精神,进行...  相似文献   

16.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粮食经济的专项基金,是确保粮食安全、市场稳定和调整农民利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它为粮食经济的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使粮食风险基金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促进我国粮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重新认识其重要作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对实现两个确保、三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成为粮食改革整体推进的阻碍,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粮食流通体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一:正确处理和兼顾国家、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做到有利于逐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减少财政补贴;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调动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粮食的基本需要(特别是低收人家庭的生活),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第二:正确区分政府…  相似文献   

18.
在粮食市场化流通新格局中,改制后粮食企业怎样经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新课题。我们认为,改制后粮食企业只有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方法以及产业投向和转型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增强流通“主渠道”功能,才能在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9.
发展有组织的粮食流通吕福新(国家行政学院)一、解决粮食流通问题的选择粮食流通一头涉及亿万农民的生产和收入,另一头涉及广大城镇居民的消费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应该既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活力,又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有序度。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强制的行...  相似文献   

20.
流通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粮食运输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和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趋向、粮食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运输的要求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