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俭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4,(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商业性银行,并根据需要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镇江市分行课题组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5,(4)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作为非国有商业银行,宜采取股份合作制,而不应是集体合作金融性质的,既要继承和发扬信用合作制的长处,又要植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国际惯例的股份制优势,这绝不是简单的“翻牌”和“脱钩”,而是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造和创新。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认为:农村合作银行应该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以股份合作经济为基础,以行业组织机构为系统,形成以股东大会和行业系统双重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股份合作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3.
4.
城乡结合部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发展过快而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产业支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探讨点,以石家庄市裕华区南栗村和槐底村为例,通过正反对比,通过对产业建立的意义、城乡结合部产业现状、当前城乡结合部产业建立和发展面临的政府以及居民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居民、政府方面得出解决措施,并阐述城乡结合部需要建立什么产业。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经济过渡地带,伴随着我国城市郊区化与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城乡结合部的范围界定与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乡结合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存在的土地利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城乡结合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及变动机制探析--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和变化的聚焦地带。对城乡结合部地价进行调查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城市化过程的地价水平和变动规律,也可以透过土地市场和价格的研究对城市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探索,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导向和政策建议。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变动规律,以及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试图揭示城乡结合部地价的变动规律及其对土地市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以唐山市城乡结合部为例,从农民收入非农化对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影响、农村集体组织从不同用途土地获得收益的对比、政府征地与土地出让收益比较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不同主体在农地转用中的行为及农地转用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发展的影响,指出经济驱动力是农地转用的直接原因,而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则是导致农地过量转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汤江龙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2):11-12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对城市发展的功能作用和土地利用现状特征;提出了搞好城乡结合部上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几声、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文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3):11-12
城乡结合部农村信用社地处城市边缘,近年来在积极拓展业务,强化内部管理,组织资金,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以天津市为例,共有166个独立法人农村信用社,其中有10家地处城乡结合部。目前,这10家社存款、贷款均占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有4家农村信用社存款超5亿元,人均存款达1000万元,是全市信用社系统人均存款的1.7倍;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市20个百分点;利润占全市信用社总额的36%,人均利润是全市农信社系统人均利润的7倍。从以上数字不难看 相似文献
11.
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多元化格局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中国入世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外资银行抢滩国内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农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农村资本城市化倾向日趋明显。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身处特殊地域范围内的城区农信社在机构组织、资本配置和方向定位上必须进一步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但是,从目前城区农信社的自身体制和外部环境来看,显然不适应当前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形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组 《农村经营管理》2010,(9):24-24
误解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不稳定。有这种看法的人,多半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民是不是迁进城市,要根据本人意愿而定;外出打工的农民是不是愿意回乡,也由本人决定。体制的改革只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供农民选择,而不是剥夺农民的选择。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农民(不管是进城的还是留在农村的)的利益是不是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IS技术与统计方法对1990~2001年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全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0.47%;土地利用程度由1990年的228.32增加到2001年的232.50,并由位于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域的小井峪乡向外围逐渐降低;耕地、林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重要度下降,耕地降低最多,由53.23%下降到44.86%;园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的重要度增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幅最大,由35.03%增加到46.12%;区域土地利用破碎度随时间增加,由1990年的0.110变化到2001年的0.117。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城乡结合部正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活跃且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城乡结合部兼有城市、乡村的优势,紧靠市区,正成为城市发展直接延伸地带,房产、建筑等产业活动迅速兴起,这些都使结合部变得越来越活跃。但城乡结合部人员构成多样化,主要由本地农民或原居民,因经济扩展到结合部的城里人以及外地来的暂住居民构成,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湛江模压木制品厂是引进德国华沙力迪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模压木制技术和成套设备建设起来的中国第一家工业化生产模压木制系列产品的企业。自1987年以来,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融入城区,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使得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并没有被完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于是,城中村具有着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土地产权不清晰、集体资产处理难、社会管理较复杂、流动人口安置难等问题,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造成本会越来越高,这势必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综述国内有关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文献。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国内学者在有关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的模式和预警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还存在研究深度不够、部分问题认识不清的缺陷。研究结论:城乡结合部为土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对城乡结合部土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则是认识和解决该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的不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与征地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结合部是在城市一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型过渡性区域 ,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迅猛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日趋强烈 ,由此所激发和暴露的城乡结合部发展与建设方面的矛盾十分引人注目 ,城乡结合部的耕地保护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土地、经济与地理等多门学科研究的热点。一、城乡结合部征地制度的缺陷分析一个合理的征地制度 ,应是一个公益性、公正性的制度安排。所谓公益性是指征地权不应滥用 ,应严格限于公共目的 ,即为…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管理调研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利用管理司调研组 《中国土地》2001,(1):35-39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因其边际效应,成为土地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城市建设快速扩张的重点地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必须从治理城乡结合部开始。 本期刊登的这篇调查报告,向我们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复杂的用地现状,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混乱的原因,对各地治理城乡结合部的办法进行比较,进而提出,规范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实现城乡结合部现有建设用地的易主、易位、易用,解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这对开启我们工作新思路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杨河南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5,(1)
福建省南靖县信用联社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大力扶持农村运输业发展,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步伐。 近年来,地处闽南山区的南靖县大搞山地开发,已种植二十四万多亩水果,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里每年都有大批农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可是,当大宗农产品柑桔、香蕉等收获到来时,这里的长途运输车辆都难以保障,很多个体贩运户只好高价到外地雇车,有时只好“望车兴叹”,错过良好的销售时机。去年以来,该县信用联社积极发挥“助推器”作用,支持农村流通体制建设。在确定信贷投向上,他们重视对运输业的资金投入。在落实购买汽车资金来源时,采取个人集资和信用社贷款扶持相结合的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