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04,(24):18-18
5月2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上海语出惊人:今后,为确保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这是自1998年以来,宏观调控部门的高层领导首次改变“积极财政政策”的提法。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是什么?中性财政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财政不作为?财政政策如何从积极转向中性?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的文献很多,但从财政政策各个工具的角度来研究的并不多。本文先回顾了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财政政策.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998年到2008年较为细分的季度数据.运用了多元回归、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工具和方法,研究了税收、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这三大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根据得到的结果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始自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增加有效需求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在2002年继续实行。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历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最后分析了更有效实施这一政策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2003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拐点。虽然我国继续承接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因此.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1998年到2004年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2005年,中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其政策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状况与效果 自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主要依靠扩大政府支出来扩大内需的一种扩张性政策.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与一般意义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在于:在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时,不减税收.  相似文献   

7.
“十五”以来,国家持续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水泥产量迅速增长。2001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66104万t,比2000年增长10.7%.2002年产量达到7.25亿t,比2001年净增产量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在我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着长期化的趋势,本文在肯定财政政策的作用的同时,指出了它是一项短期的经济政策,如果长期实行这项政策将会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还对我国实行财政政策的时机和程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自1989年8月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显若的作用。但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看,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已经开始弱化。当前仍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并根据经济运行的特点,合理掌握财政调控的时机和力度,适时地用货币政策相配合,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末期,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呈现出积极的变化:2000年经济增长率止跌回升,达8%,国内生产总值达8.9万亿元,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加快,社会需求进一步回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据此有的学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应转向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笔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因并没有发生质变,因此现阶段仍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1.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及其“淡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大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水平,客观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有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其中,持续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岐 《理论观察》2004,(6):20-22
财政部长金人庆关于“中国将由实行积极和扩张的财政政策转向实行中立的财政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风险“的发言,使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总结和争论声中“相机“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性财政政策又成了关注的焦点,正确认识中性财政政策及未来我国财政政策的走向,必须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6年来的效绩分析及其二者间发生转化的内在原因分析着眼,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种政策间转换的规律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运用好这一政策工具,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3.
1997、1998两年日本经济连续呈现负增长,这是战后日本经济所经历的最萧条时期。1998年下半年以后,日本改变以往的财政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终于使日本经济在1999年转为正增长。我国现阶段正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然而其效果还不甚理想,日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呢?  相似文献   

14.
廖家勤 《南方经济》2000,(10):52-54,63
积极财政政策就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并不必然会加剧财政风险。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近期取向选择。积极财政政策恰好是公共财政制度的构建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召开的2004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适时作出了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不过,如果以所谓“松紧适度”和“双减”——减少财政赤字和减少长期建设国债——作为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的标识,  相似文献   

16.
自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内有不少学一直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一回事。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在理论上不利于人们正确把握财政政策的内涵,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因此亟需加以澄清。本从积极财政政策内涵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马胜  张瑞琰 《特区经济》2004,(10):194-194
一、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问题的涵义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运用是以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为前提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增长和国债发行量的增加。一般而言,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运用历年结余;二是发行国债;三是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尽管我国财政在改革开放后一直都以实现预算平衡为目标,但实际上,在这20年间,只有1978年(10.17亿元)、1981年(37.38亿元)和1985年(0.57亿元)3年出现了规模不大的财政盈余。由于国家法律规定财政不允许向中央银行借款,这样在无历年结余可以动用的情况下,政府就只能通过向社会借款(即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赤字。所以,目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实际上是针对当前财政政策的实施所可能带来的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一个财政风险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截止2001年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中,我国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先后发行5100亿元国债,用以刺激经济发展。此举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种意见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很大,应继续实行;另一种意见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已到临界点,应逐步淡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加大,不能继续实施。但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自1998年开始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几年的实践证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投资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快速、稳定增长期,民间、地方政府投资能力迅速扩大,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形成逆向调节并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必须实施财政政策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来调控总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达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目的。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