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工资低廉已是不争的事实。借鉴国内外的最低工资理论,本文分析在不同结构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发达的东部地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近似于买方垄断市场,若为无歧视买方垄断市场,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产生正面影响;若为完全歧视买方垄断市场,最低工资制度则无影响。最后,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不同,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建立了可计算一般均衡和微观模拟模型,并采用“自顶而下/自下而上”方法将两个模型进行了连接,用于分析最低工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短期内最低工资提升会促进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并提升其收入水平,进而降低不平等。长期来看,如果最低工资提升在25%以内,其仍会起到降低不平等的作用;但如果最低工资提升超过30%,其将会在提升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同时,对就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政府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时,应该确保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和收入水平能得到同步提升,从而使得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工资水平一直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实施时间并不长,而近些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繁上调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引起了关注。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割状态,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分析显得复杂。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劳动力就业方面、对劳动力激励方面、"民工荒"问题等方面分析最低工资标准不断调整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西班牙曾实行有年龄差别的最低工资标准,对16至17岁的劳动者、18至19岁的劳动者和18岁以上的劳动者,分别确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其最低工资标准已无年龄差别,但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所有就业活动的最低工资标准,二是针对非全日就业等就业形式的最低工资标准。政府每年根据消费物价指数和人均GDP等变化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韩国1988年,韩国实施最低工资法。该法的适用范围为雇用5个员工以上的企业,但下列  相似文献   

5.
最低工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最低工资制度最早产生于个别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垄断和集中破坏了自由竞争,形成垄断价格的提高和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处于优势地位,造成物价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及大量工人的失业,导致工人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的不断降低,血汗工资制度盛行。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被迫采用法律手段强制性规定工人的工资不得低于某一程度。19世纪的新西兰、澳大利亚是最早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国家。其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靠工资为生的劳动者来说,《最低工资规定》不仅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以及劳动者对权益维护的新需求,而且彰显了对低收入者和劳动力市场中相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5,(35):47-48
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基数较大,人工成本所占比重高,行业利润整体较低,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将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对最低工资对河南省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到,最低工资提高使农业就业减少,使建筑业和制造业就业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中考察劳动力市场是实验经济学近年来发展应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关于最低工资的研究可以为考察政策效应提供新的视角。文章从劳动市场实验研究基础出发,对关于最低工资的实验设计和发现进行了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变化,最低工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将变得有多种可能。同时最低工资调整会影响到劳动关系中的公平判断,通过礼物交换关系的调整,这种影响可以引起诸多后续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9.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利益,还有助于平均分配,缓解收入差异,更有助于社会稳定。一般来说最低工资的水平应该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的研究发现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还存在着诸如:调整次数少,难以跟上经济发展水平;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低,以致领取最低工资的人们生活水平得不到实质性提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提出建立合理最低工资标准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志立 《企业导报》2011,(16):199-201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否,受劳动力最低工资变化的影响。分析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推动政府出台科学制定最低劳动力工资标准政策,对于保护弱势劳动者、繁荣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当前"民工荒"的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是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立法者争论的焦点。在我国,农民工市场并不存在最低工资制度无效的市场条件,也就是说,最低工资制度的出台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客观上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政府干预行为,是一种合理的政府调控行为。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应提高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最低工资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劳动执法、检查和监督,保证最低工资制度能够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6~2010年的微观数据以及全国12个省份的最低工资数据,在控制地区差异和时间趋势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的期望、整个分布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每提高1%,工资收入平均提高0.6%。最低工资对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中不同年龄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有利于低收入者工资水平的提升,尤其对中老年低技能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二十八个省市最低工资上调了.各地喜迎最低工资上涨后,用人单位不免苦恼起来了.烦什么,自然是用人单位多出钱,劳动者得了便宜.劳动者的收入和用人单位的成本是成反比的,劳动者的收入越高,用人单位的利润就越低.劳动者高兴了,用人单位却高兴不起来.那么,我们就仔细看看最低工资对劳资双方到底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志 《中国就业》2013,(6):15-15
实行最低工资的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低工资法首先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制定了最低工资法,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低薪劳动者及其后代或赡养者能够过上相对较低的正常生活;同时,这种生活标准要能够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不断延续,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国际劳工组织指出,确定最低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是否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将劳动部门分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4年以来,最低工资对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每提高1%,正规部门工资会增加0.5%,非正规部门平均工资下降统计不显著,而处于最低工资线附近的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工资下降0.77%;最低工资提高使得失业者向非正规部门流动,而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向正规部门流动,最终将有利于劳动者在正规部门就业。因此,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制度时应全面考虑最低工资标准作用效果的部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7月份,四川、江西、贵州和内蒙古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已有15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从绝对数上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分别为1820元和17元。(7月11日《中国新闻网》)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少人为此叫好。但是,我们需要稍安勿躁。最低工资标准对尊重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确实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17.
按照《劳动法》规定,只要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就应该享受最低工资的生活保障。然而,山东省莱芜市1—9月份的工资统计报表显示:有的户企业的9048名职工人均月工资未达到本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220元,甚至个别企业职工月人均收入还不足100元。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职工在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能够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我们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49户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共涉及企业职工6570人。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职工收入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原因有三:拖欠工资在调查中发现有9户工业企业,自问呢年以来,拖欠职工…  相似文献   

18.
周剑君 《中国就业》2006,(10):14-14
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劳动者在深圳的人口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深圳就业人员总数约735万,其中外来就业人员约630万,占据总数的86%;而户籍人员仅有105万,所占比例仅为14%,深户就业人员与外来就业人员比例严重倒挂。在深外来就业人员中农民工的数量接近600万,占据了外来就业人员的绝大多数。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农民工就业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引导外来劳动力合理流动,构建统一、规范、诚信的劳动力市场,今年以来,深圳市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四大措施,积极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有劳动能力的城镇低保居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城市中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率低,倾向于隐形就业,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不退保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为有劳动力的低保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变失业救济为求职津贴等措施来提高就业率,保证国家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中国1996 ~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单位中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与就业的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回答“中国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是否导致部分女性就业人员从城镇正规就业部门被挤出”这一命题.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滞后影响较即期影响更大、更显著,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将导致城镇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被挤出0.512%,而滞后一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将导致城镇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被挤出1.083%;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显著差别;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增长不能显著改善城镇单位就业性别差异;教育经费和经济的增长将会加剧就业的性别差异;中国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的实行对就业的性别差异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