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政权的更迭,近代中国先后有九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问世,其中大部分都写入了审计的条款。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背景下颁布的大量省宪中的审计条款更是全面而具体。近代的“审计入宪”符合宪法之要义,也是国家和地方治理的内在需求,同时有国际先例可参考。“审计入宪”保障了审计机关的职权和独立性,也为近代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近代“审计入宪”历史表明审计制度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和地方治理的现实需求,同时入宪的审计制度需要充分考量国情和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中国审计作为“依宪治国”的重要内容入宪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从晚清到国民政府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迁使得中国审计入宪成为可能。我国“82宪法”明确了审计的相关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审计工作的里程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审计工作在理念、制度、职能上均有重大拓展,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审计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审计的全面领导,坚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对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重大变化和要求,密切关注与宪法的互动关系,并在宪法层面予以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3.
审计监督必须保持独立性,这是国际公认的惯例。我国《宪法》和《审计法》都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不仅规定了审计机关的地位,也规定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原则。十多年的审计实践证明,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实质上,只能说是一种理论上的设定。笔者联系当前影响审计独立性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社会审计”的诚信与独立性时,笔者却对国家审计的独立性进行着一番思考,改进和加强国家审计独立性建设事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事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世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国家审计独立性建设迫在眉睫,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根据这个思路,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保护理念和环境权之冲突 我国近年的法律制度建设为环境保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并不乐观.在不断寻找出路的探索中,宪法学界近年不断有呼声提出可引入"环境权"的概念来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相应地下位法也基于此观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陈涛  孟令勇 《活力》2013,(22):43-43,45
我国人权入宪是每个人按本质和尊严或应该有的基本权利,就其完整的意义可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人权入宪改变了以往宪法仅仅作为决定和评判法律合法与否定的政治标准,而且使宪法和民众的联系得到了加强,从而必将提高宪法的权威和宪法的应用,法治以人权作为桥梁构筑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夏寒  钱源 《财会通讯》2021,(5):172-176
民国时期,长期战乱,地方财政混乱,为整顿吏治,促进财政收支正常运行,各省对设置地审计机关的需求十分强烈.近代审计机构先后经历了自发设置、被撤,改直隶中央,再撤,再由中央设置数次变迁后,逐渐遍及全国.这一时期的地方审计机构的审计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为维护地方财政、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成为了这一时期地方和中央历史关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审计属于统治国家的工具之一,从国家审计的演变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的国势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信息的置信度为切入点,重点考察国家审计角色、功能和效果,提出国家审计独立性必要条件命题,以及中央审计委员会新机制下的国家审计转型。研究中的推理逻辑是,将微观层面公司治理机制与宏观层面国家治理机制加以比照,进而展开分析,提出改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新的税收征管法(下称“新法”)的实施,引起了相关部门人士的关注。其中,“新法”在第五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对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贪污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机关。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对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中,往往只从体制方面着手,着重论述在行政型审计模式下我国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对独立性的影响。笔认为我国国家审计不仅存在着体制上的“硬伤’,还存在着技术上的“软伤”。这些“软伤”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们虽然并不一定导致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14.
从审计的独立性谈国家审计机关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源是审计体制缺乏独立性,而审计的核心是独立性。在分析了独立性缺乏的表现之后,提出了未来立法型的改革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的行政型审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独立性,审计力度和效果不佳.文章提出了"人大--政府双导向"的审计模式,该模式既不影响现行模式下审计组织配合政府对经济监管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者--人民代表大会的委托者对被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所管辖部门和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政府的行政型审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独立性,审计力度和效果不佳。文章提出了人大——政府双导向的审计模式,该模式既不影响现行模式下审计组织配合政府对经济监管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者——人民代表大会的委托者对被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所管辖部门和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8.
政府审计按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一般分为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三种典型模式,隶属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强。美国是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其最高国家审计机关———政府责任署(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相似文献   

19.
20.
一、我国政府审计面临的机遇 1.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将进一步增强。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审计体制也将日趋完善,它将更加有利于加强对审计机关的领导,完善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制度,保障审计机关的经费,充实和加强中央审计机关的力量和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这种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审计独立性,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