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勇翔 《新财经》2005,(2):12-12
在国内并购市场还没有成熟的今天,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去并购,其中蕴藏了很大的凶险。贵刊2005年1期的封面文章《海外并购没有浪漫曲》,就勾勒出一幅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俞锋  陈柠  沈宏斌 《浙江经济》2013,(22):52-52
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驱动,缘自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要素成本飙升所催生的“天花板”突破理念。据调查所得,浙江参与海外并购中有42.5%的企业成立年限在11年到20年,国内市场被挤占,企业发展出现瓶颈。浙江企业的跨国并购与第五次海外并购“强强联合”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3.
葛承群 《特区经济》2009,(11):84-85
印度是一个海外并购比较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在海外并购高潮即将来临之际,总结借鉴印度海外并购经验,对于推进我国的海外并购,探索中国特色海外并购路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敏 《中国经贸》2012,(6):18-19
截止2011年11月,中国并购市场再创新高,1—11月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106起。战略性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最有效进入海外市场的手段.面对如火如荼的海外并购,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曾轰动一时的TCL的海外并购。2003年和2004年,中国的TOL公司分别并购了德国施奈德公司、法国汤姆逊公司、阿尔卡特公司。虽然并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艳菊 《中国经贸》2011,(14):115-115
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手段之一,也是捷径之一。托宾Q理论认为,当公司市场价值小于公司重置价值即Q小于1时,并购企业比新建一个公司成本要低,应当进行并购。并购有利于获得目标公司的品牌、资源、市场、技术等,有利于增强竞争力,进入新的行业。并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整合成功的关键在于文化整合的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企业的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企业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新浪潮。宁波是一个民营经济发达的外向型城市,民企构成了宁波企业海外并购的主力军。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宁波2003年到2013年的主要海外并购事件,发现宁波企业海外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得战略性核心资源,提升企业国内外竞争力;参与海外并购的宁波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并购标的则多位于发达国家,且多属于相关并购。针对宁波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以及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海外"试水"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辛:一方面,遭受各种阻碍和风险,多数企业并购过程一波三折以至无法完成并购;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并购过程完成之后,由于对整合风险估计不足导致最终并购失败。因此,海外并购风险的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体系,规避风险、注重整合,减少并购盲目性、提高并购成功率,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褒贬不一,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证券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持什么态度?本文通过经典的CAPM模型估算出并购前后公司股票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率,进而分析市场(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反应。实证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基本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并购发生时,这些股票表现低迷,与并购前比较,其超额收益为负。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作者这一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企业海外并购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自2014年以来逐步加快,在2016年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成为境外并购热潮的主力军,实力不容小觑。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万达集团作为本土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方式扩大海外市场,在提高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使中国优秀文化得以传播。但是海外并购也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资产整合、企业估值、营运和政策等风险。万达集团作为我国一大民营企业,深入分析其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面临的挑战,可以为我国未来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君前身是西安制药厂,1938年创建于陕甘宁边区,至今已走过了70年历史.曾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边区人民的制药疗伤做出过突出贡献.毛泽东、江泽民两代领袖曾为企业亲笔题词.在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形势,改革创新跟不上发展要求,1991年曾出现了企业历史上最为困难的亏损.然而从1992年扭亏为盈,到2005年在香港上市,再到2007年并购石家庄四药,企业取得了连续16年持续快速超常发展的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重庆市四联集团与全球五百强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约,出资收购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资产。开重庆企业海外收购高新技术企业的先河,为重庆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和样本。2010年,重钢、机电、力帆等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到海外市场"冲浪"。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明晰的答案。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整合的视角,利用Wind数据库2007~2015年国有企业财务数据与海外并购数据库Zephyr、SDC Platinum相匹配,借助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对企业价值(综合价值、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与国有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关系,海外并购提升了企业综合价值,但存在至少5年的滞后期。在5年存续期中,海外并购对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甚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发展态势;对企业增长能力的影响则由显著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为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当海外企业仍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苦苦挣扎时,资金相对充裕的中国企业已经迅速在全球范围展开一系列大规模收购活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冷清的全球并购市场增添一丝暖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共完成38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26.7%;其中披露价格的30起并购事件总金额达到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已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独步全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重庆市四联集团与全球五百强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约,出资收购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资产。开重庆企业海外收购高新技术企业的先河,为重庆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和样本。2010年,重钢、机电、力帆等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到海外市场"冲浪"。  相似文献   

15.
王馗  高天惠  胡峰 《亚太经济》2022,(1):93-101
从并购动因和并购影响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结果表明:就并购动因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以及战略资产寻求特征;从并购对于目标企业的影响来看,在中国企业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员工平均薪酬有所上升。进一步地,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在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并购之后,中国企业对于目标企业多个维度的财务指标并未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与美国企业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更注重目标企业专利而较少关注其财务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了又一次新高潮,中海油、吉利汽车、三一重工等企业成功的并购案例显示了中国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的胆魄与能力。从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视角对典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西部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与启示,帮助越来越多的西部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并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采用200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从国际商务理论尤其是资源基础观角度重点剖析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对股权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了盈利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对股权选择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资产寻求动因的企业,具有海外市场开拓动因的企业倾向于较高的股权并购比例;进而发现,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盈利能力显著地调节了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与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即与战略资产寻求动因的企业相比,具有海外市场开拓动因的企业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其股权并购比例较高的行为会被显著削弱;最后,本文还对企业性质、行业差异以及目标方区位等因素进行了分组检验,发现企业盈利能力对并购动因与股权选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海外并购的股权选择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中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持续了40天的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大戏已告落幕,对中海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失败,对计划展开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来说,更是上了关于国际化的生动一课.实施海外并购要做足政治风险评估,同时重视并购领域的敏感性.海外并购的实践中还有很多具体操作的经验和技巧需要学习和探索,不断积累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将眼光投放到了国际市场,实现对海外企业的跨国并购.完成自己生产技术的升级或品牌、营销渠道的扩张。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民企海外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从政府.中外市场环境等宏观层面与民企自身微观层面的角度阐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民企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所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此次危机中所展现的机会,促使海外并购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发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遏。许多企业都借此机会通过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第一步。但是。海外并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许多中国企业在没有国际并购的经验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不了解国家政策就轻举妄动.缺乏对于市场的评估就采取行动,这无疑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也导致了许多并购并不能实现当初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