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场高铁产业的盛宴,似乎并不能让每位入席者都吃得安心。 “7·23”动车追尾事故以及京沪高铁自6月底开行以来的频繁故障,让中国高铁有了超高关注度。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基础建设、机车制造、信息化集成,每一个环节都备受关注,面临追问。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10,(11):28-29
全国人大代表、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装备部主任杨绍清近日对外透露,连接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三条高铁——京沈、京唐、京张正在筹划建设之中,这三条高铁的时速都将达到350公里。其中,京沈高铁将有别于旧有的“山海关、秦皇岛”一线,从怀柔、顺义,路过承德、通辽抵达沈阳。而京张高铁建成后,将通向大同、呼和浩特,成为北京与西北地区连接的动脉。  相似文献   

3.
陷入质疑的高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一直话题不断.牵引着铁路部门、乘客、民众和媒体的神经。虽然铁道部力言京沪高铁安全可靠,但是接连发生的事故把京沪高铁推到了尴尬的境地,事故让京沪高铁从掌声中陷入到质疑声中。铁道部则宣称.“停运”证明高铁安全性好,并表示京沪高铁将尽快走出故障集中期。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视角,理论剖析高铁建设作用于制造业生产率的内在机制,进而将空间计量模型与多时点双重差分相结合,从服务供给强度层面实证考察高铁建设如何影响高铁城市之间、高铁城市与非高铁城市之间的制造业生产率差距。研究表明,高铁建设能够显著提升高铁城市的制造业生产率,同时能够影响周边城市的制造业生产率,其空间溢出效应在1.5 小时 -2 小时的通勤时间内相对密集;高铁建设能够扩大高铁城市与非高铁城市之间、高铁城市之间的制造业生产率差距,且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中的不平等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和非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是高铁建设实现制造业生产率进步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工资薪酬对高铁建设所引致的企业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球财经》2010,(10):16-16
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刚刚访问完中国,乘坐了中国新一代高铁,并且在访问沿途介绍加州的商品和旅游资源。 目前加州背负了190亿美元的赤字,施瓦辛格希望能在亚洲寻找到“创新融资”,以降低政府开支,让计划中的加州高铁项目上马并顺利开通。产业专家称,加州将资金充裕的中国放在最佳投资者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15,(1):28-29
中国的高铁技术在短时间内以神速驶入了世界先进高铁技术行列,举目全球,除中国这个高铁“新秀”,还有日本、法国、德国等已雄踞高铁技术前沿多年的国家,他们既是中国高铁驶向世界道路上遇到的劲旅,也是可以值得互相学习的“前辈”,在高铁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都在念着自己的高铁“经”。  相似文献   

7.
相对高速公路,高铁有着速度快、运量大、占地少、绿色环保等优势,发展前途普遍看好。和汽车产业相似,高铁产业链较长,对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强。据相关分析,高铁建设的投资乘数为9,预计到2020年,全球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万亿美元,带动的产业增加值超过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铁路动起来     
最近一年里,铁道部一直站在风口浪尖,先是高铁大跃进出现的质量问题与贪腐黑洞,后是巨额的负债让多个地方项目处于半停半开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李彦 《科技和产业》2023,23(15):108-113
合理的公共政策规划是促进高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基于国际铁路联盟公布的数据资料,总结中外高铁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相关国家在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产业规制、土地开发和运价调整领域的经验做法。结果发现,尽管我国与日本、法国等国在发展高铁过程中的做法有所差异,但合理的公共政策规划保证了高铁项目的顺利开展。未来在开展高铁建设的过程中,要理性借鉴其他地区在协调政府市场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的实践经验。此外,要将高铁发展的“事前规划”与“事后评价”相结合,重视高铁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博 《东北之窗》2012,(21):86-87
今年,东北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其中,吉林省预计粮食总产将突破700亿斤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而黑龙江省在连续八年增产后,今年更有望坐上国内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的宝座。但是,让不少粮企感到担心的,是“北粮南运”的运力问题。虽然即将在年底开通哈大高铁。会释放一部分的运力。但困扰多年的这一顽疾能否因哈大高铁的开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高铁已经成为一张新的中国外交名片。2014年,中国高铁的走出去之路一路高歌。
  有着“超级高铁推销员”和“最强营销总监”等美称的李克强总理,向外方推荐中国高铁几乎成了其出访的必做功课,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据《中国经济周刊》不完全统计,2014年李克强总理已向12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英国、美国、津巴布韦、俄罗斯、缅甸、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泰国)表达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
  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遭遇世界经济危机和面临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之际,高铁的出现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中国高铁企业频频斩获海外大单,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海外订单的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高铁开往世界的佐证。两家企业2014年上半年的出口签约额总计已达45亿美元(约合276.3亿元人民币)以上。
  中国高铁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关注。中国南车表示,全球有50多个国家与该公司就高铁合作进行了接触,其中有20多个国家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包括美国、巴西、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罗马尼亚等高铁潜在市场。
  “南北车合并”的重磅方案,终于抢在2014年年尾——12月30日正式对外公布。我们期待并相信,2015年的中国高铁,强强联合,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14,(3):F0002-F0002,1
湖南长沙,这个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正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大变革。迈入高铁时代的长沙,出行更加四通八达、旅途更有秀美风景、人民生活更多幸福美好。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三条高铁线路(京广、沪昆、渝厦)交会的高铁枢纽城市,高铁时代为该市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患上“巨人症”的中国高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拉 《产权导刊》2011,(10):14-16
一度被看做是国家实力象征、国民引以为豪的中国高铁,如今有了速度,却缺失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以及京沪高铁开通初期所发生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高铁安全的广泛关注。中国高铁似乎正处于歧路,面临何去何从的窘境。如同患上了“巨人症”的中国高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铁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基于高铁服务驱动和高铁建设引致两条路径,采用SD模型研究不同路径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认为:高铁服务对科技创新的驱动存在延迟现象;高铁服务驱动对科技创新具有持久促进作用,而高铁引致创新对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阶段持续推进作用,利用不同高铁促进路径对科技创新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日,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交通报社主办的中国交通新闻网,刊发一篇题为《恶意炒作“7·23”动车事故,中国高铁发展付出沉重代价》的文章,让笔者感慨良多。 记得三年前发生的温州“7·23”动车事故,引发了国内媒体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质疑,有人甚至放言中国的高铁技术是“烂”技术,是抄袭别人的落后技术。一时间,中国高铁技术被贬得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广西北部湾地区的高速铁路正加快建设,南宁至防城港高铁已于2013年1月试运营,北部湾经济区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南北钦防四市的同城化进程因高铁而加快。对防城港来说,高铁既是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机遇,也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而且将深刻改变市民生活方式。防城港市必须以战略眼光,充分估量高铁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发挥高铁价值,放大“高铁经济”,主动融人同城化。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与世界》2017,(10):13-15
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快高速铁路建设,进一步提升重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功能的建议》,并作为全团建议提交全国人大。该建议指出,重庆高铁建设滞后,制约了重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功能的发挥和国家赋予重庆战略定位的实现。建议国家加快重庆至西安高铁(渝西高铁)、重庆至长沙高铁(渝湘高铁)等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铁,打开了浙中小城诸暨的城市空间,带来了城市化机遇。不但是诸暨,杭州都市圈辐射的市县都提出了造城运动。  相似文献   

19.
曹尔阶 《环球财经》2013,(9):100-101
这两年,每到7月23日前后,对高铁的争议之声便泛起。其实,自高铁诞生时,就迎来了各种不同评价。所以,非议高铁,说稀奇也不稀奇,说不稀奇,查查高铁的“非议史”,也还有那么点儿古怪。  相似文献   

20.
张捷 《环球财经》2011,(9):58-60
信号故障,调度失灵,7·23甬温线动车事故让人悲痛。然而如果将对悲剧的反思“合情”地扩大化为对于中国整个高铁技术甚至于自主创新的怀疑上,这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