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4家中国在美上市企业遭"财务问题"株连,19家被停、摘牌,成为垃圾股。进入2011年,美国股市刮起了一股"中国概念潮",包括人人网、网秦、凤凰新媒体、世纪佳缘在内的中国概念股纷纷在美国扎堆上市。  相似文献   

2.
王羚 《环球财经》2004,(1):35-37
在三大中国网络股暴涨的刺激下,目前巳掀起了新一轮企业海外上市潮。但对于许多首次“出海”的企业而言,资本公海上的暗礁不可小视,关键在于明确上市目的。  相似文献   

3.
郑磊 《新财经》2007,(12):84-85
在新一轮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潮中,华晨汽车和TOM在线却分别从美国和香港退市,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小企业上市代价的思考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上市带给企业的好处,比如企业形象的提升,公众瞩目有助于品牌建设,形成新的融资平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等。但上市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方便",华晨汽车和  相似文献   

4.
近来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投资界所谓的中国TNT(新电信、新媒体、新科技)类公司掀起了一股"海外上市潮",最早的如新浪、搜狐,近几年的分众传媒、携程、盛大网络、  相似文献   

5.
李斌 《新财经》2011,(6):70-71
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网站相继登陆美国市场,掀起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潮。此后的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公司从未停止过赴美上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李斌 《新财经》2011,(6):71
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网站相继登陆美国市场,掀起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潮。此后的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公司从未停止过赴美上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香港品牌有回春之势,三年间超过10间公司上市,这种抱团式上市已十分罕见。纵观新上市品牌,它们有不少共通点:首先,凭借其本土知名度,公开发售时认购反应相当热烈;其次是借助上市平台,进而北望神州。当然,上市之后它们的股价表现迥异。在沪港通即将开通之际,笔者劝告内地股民谨慎为上。三年超过10间港企上市香港证券市场有123年历史,在这百年历史里,香港品牌有过几波上市潮。1950年代开始,香港制造业蓬勃,带来第一波上市潮的是工业股;之后香港经济起飞,金融地产开始抬头,便有了第二波的上市潮,如长实、新鸿基等老牌大型股份;时至今日,上市企业五花八门,有饮食业的翠华、鸿福堂,  相似文献   

8.
中国     
《上海国资》2010,(10):8-9
地方国资重组潮即将拉开 在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地方国资有望掀起重组热潮。为推动地方国企重组,国资委举办了一期国企重组上市培训班,指导地方国资监管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从培训班上传出的消息显示,重组、并购和上市是国资委今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2007年国际医药并购潮中以诊断试剂为代表的生吻技术是最热门的焦点,那么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会有哪些热点呢?如果说,2007年是中国药企的海外上市爆发年,那么2008年这一现象是否会持续?这些药企接下来会有何作为?如果说,2007年风险投资资本在中国医药投资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那么,受美国次按危机的波及,  相似文献   

10.
吴檞 《新财经》2011,(10):44-47
人们曾经期待中国银行业改革在资本市场呈现出新一波浪潮——主角是城商行。这浪潮还未涨起似乎就已落下。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上市浪潮在上一轮牛市中澎湃过了,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熊市中挣扎上市为大中型银行上市潮画了一个艰难但还算圆满的句号。就像阿Q画押,竭尽全力要画一个完美的圈,但总是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蜂拥海外上市从1999年新浪在纳斯达克挂牌开始,网易、搜狐、携程、盛大紧跟着一路狂奔,到最后那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或明或暗地尾随而去……这是民众印象里的海外上市潮。这种印象用具体数据来说更加惊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资企业通过买壳等方式开始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抛头露面。到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仅为48家,筹资金额才70亿美元左右;2004年,情势变化,海外上市的企业一下子多了起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总量比2003年增长75%,达84家,筹资金额111.51亿美元。仅香港券市,2004年全年共有44家内地企业上市,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潮".中国的崛起决定了"摩擦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及制度的缺陷是"摩擦潮"形成的自身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今后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完善相关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音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杜海东 《世界经济情况》2006,(16):27-29,26,33
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上市的首选地是纽约和香港。然而随着香港市场的日益拥挤和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并不如人意的表现,中国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海外上市途径。日本东京Mothers市场正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新的海外上市的最佳选择。当然,中国企业到东京Mothers上市也存在着一些障碍,例如庞大的费用支出,以及近期东京证交所发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所造成的投资疑虑。但是,相对于上述的障碍,更多的是中国企业到日本东京Mothers上市的有利条件:中日间商业贸易关系不断加深、日本的投资家对中国企业的熟悉程度、东京证券市场在世界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以及日本资本市场对吸引中国企业上市的积极态度。因此,中国企业向东京市场分流将必然成为未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是重要的一把杀手锏,也是一副金手铐,被更多的人看做是圈住员工忠诚度的一种诱惑。被誉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黄埔军校"的阿里巴巴可以说是无数精英人才心目中的殿堂,它在纽交所上市创下的财富神话引发了全球惊叹。然而,还在聚光灯照射下的阿里巴巴集团却迎来了员工离职潮,很多员工开始兑现财富,递上辞职信,选择另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芡 《上海经济》2001,(4):59-61
截至2001年3月31日,中国在美国正式挂牌上市的公司有22家(有资料可查),其中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的有14家公司,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有6家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上市的有2家公司。截至2000年第3季度,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筹资543亿港元,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筹资总额的16%。其中有10家大型国营企业经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在香港联交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成为近年来的一股热潮.有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3月,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业就有3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上市的企业已超过百家.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但在日前北京召开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中小企业海内外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专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持谨慎态度,建议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宜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新年伊始,一场中国银行业在证券市场发起的融资潮突袭市场,使低迷的市场雪上加霜。其中定向增发的民生银行备受关注。民生银行是中国上市银行中由民资主导的公司,人们寄希望于这家企业能够体现民营企业的顽强、信用与高效,很可惜,他们说得比做得多,在诚信与效率方面均没有显示超出同辈的水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许多中国企业在境外成功上市融资,更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筹划境外上市。在此过程中,如何选择上市地是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2011中国金融高峰论坛”上,来自各大交易所的专业人士就此话题进行了集中研讨。  相似文献   

20.
境外上市已成为中国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03年初,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已经有100多家,而要求到境外上市的企业则更多。据了解,仅排队准备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有近1000家。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首先要了解法律的门槛有多高。拟到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两方面的法律规范:一是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上市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具体地说,我国企业在境外主板直接上市要先在国内获得批准,批准的前提条件是:1.上市公司必须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筹资的用途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