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并商誉是企业控股合并时,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通常也称为购买商誉。在合并报表中如何反映合并商誉?笔者结合国内A股上市公司实际案例,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韶君 《广西会计》2000,(11):32-34
所谓合并商誉 ,是企业控股合并时 ,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通常也称为购买商誉。在企业合并中 ,合并报表中要反映合并商誉 ,而对于如何处理合并商誉 ,各国会计界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解 ,在实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一、我国关于合并商誉的确认与处理1.《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的规定财政部 1995年 2月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规定 ,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销产生的差额 ,作为合并价差。合并时产生的商誉 (或负商誉 )就是…  相似文献   

3.
王江 《企业活力》1997,(4):32-34
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王江商誉这一概念是随着企业产权转让行为的发生才在会计中出现的。在控股合并情况下,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股权时,往往产生合并商誉。合并商誉的取得,能为控股公司的未来带来超额盈利能力。随着企业集团的增多,控股业务的发展,在会计中...  相似文献   

4.
对于商誉,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企业合并》中规定,商誉是指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企业在所购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收购成本大于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的总和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财务报告准则(FRS)形式发布的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定义则是针对外购商誉。FRS指出,外购商誉指被购买企业的成本与该企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合并日益增多,合并商誉计量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合并商誉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考虑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客观条件,依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出以被购买企业价值份额与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来计量合并商誉的方法,以期提高合并商誉计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正> 一、世界各国对合并商誉的定性1.合并商誉是一种永久性资产。合并商誉是一项可为控股公司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资产,伴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这种资产价值会永久地保持下去。因此,合并商誉应由控股公司将其作为一项永久性资产予以资本化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根据全世界主要公司调查结果,这种处理方法在世界主要公司中约占11%。  相似文献   

7.
正一、合并商誉及其性质(一)合并商誉的定义合并商誉是指被并购方净资产在未来能给并购方带来超额收益的现值,表现为被并购方净资产被并后预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大于被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合并商誉具体内容分解成六个部分:"第一,购买日被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第二,被并购方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部分;第三,被并购方的超额集合价值,一般是指企业已存在的商誉,包括被并购方以前的并购行为中获得的商誉及自创商誉;第四,并购方和被并购方整合后产生的超额集合价值;第五,并购方由于估价错误而多支付的那部分购买价格;第六,并购方由于低估或者高估而多付或少付的那部分价值"。其中,第三部分被并购方已存的超额集合价  相似文献   

8.
商誉确认及减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根据其产生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两种。其中,外购商誉是在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的情况下,购并企业所支付的购买成本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的部分;而自创商誉是与外购商誉相对而言的,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并能使企业获得未来超额盈利的无形经济资源。长期以来,传统会计对于企业可辩认的资产,  相似文献   

9.
部分商誉确认法和全部商誉确认法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部分商誉确认法和全部商誉确认法的定义及特点,然后分别从资产的定义、对被购买企业的无形资源的控制权、合并理念、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两种商誉确认法中的商誉内涵、成本效益原则等六个角度阐述了部分商誉确认法和全部商誉确认法的选择问题,最后得出了在当前的会计环境下部分商誉确认法是一个更加合理的商誉处理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航黑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程中商誉确认、计量、减值测试的分析,文章认为,由于商誉的初始计量采用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减值测试却以收益法评估为基础,两者口径不一致,导致商誉减值成为必然.巨额的商誉减值可能会对企业后续财务活动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这种合并模式中采用收益法评估商誉,更能体现企业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商誉计量与减值测试原则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合并商誉是指合并企业的收购成本超过所取得的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随着我国企业并购案的不断增加,如何对合并商誉进行处理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在比较2006年新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对有关合并商誉确认和计量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形成反向购买的,若构成业务则需确认商誉,否则按权益性交易处理。若壳公司保留少量业务,上市公司要么确认巨额商誉,要么不得不放弃这些少量业务,使上市公司陷入两难的处境。本文从企业整体价值出发,将借壳方的购买行为划分为取得上市地位的买壳和购买留存少量业务两部分。对于买壳行为,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确认商誉;对于购买留存少量业务的行为,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对于壳资源价值计量,本文通过对华源股份的案例分析,建议采用协商定价的方法以化解壳公司留存少量业务情况下的壳资源和商誉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誉是会计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倍受争议。本文从对商誉本有关质诸多观点的分析出发, 得出商誉的再定义。同时,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也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应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商誉本质的研究,得出商誉的再定义;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侍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分析论证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直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阐述,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股权投资差额的本质是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计价偏低或存在商誉,通过对股权投资差额、合并价差、商誉三者的比较分析,可以正确理解股权投资差额的实质。投资企业通常对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调整,消除由于被投资单位利润虚增而对投资企业利润的影响。现阶段对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是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但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拟对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进行简要评析,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搜集的1994年—2004年造假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个体和群体特征进行多个层面的统计分析,并对下一步规范和治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立商誉的交易价值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企业价格(价值)与可控变量,即企业规模、股票流通速度、企业市场占有率以及商誉的交易价值的相关性,对商誉的交易价值五项假定进行了检验。其中商誉的交易价值大小表现为股票的流通股价格和产品交易价格超过它们各自符合假定市场公正平均价格的差额。研究中以公允价格替代有效市场的公正价格做近似处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抑制超额商誉的效应,并能够降低后续商誉减值的可能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通过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提高股票流动性抑制了超额商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环境对产品市场竞争与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影响,在内控质量、独立董事比例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低时,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价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中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在各国会计界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共有四种处理惯例,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负商誉的规定也体现了向国际趋同的目标。本文旨在列示这四种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简略分析,试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20.
论商誉的本质及自创商誉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商誉是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个性特征的总和,认识商誉的本质有利于最终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商誉的本质决定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面临逻辑悖论,自创商誉的确认无助于增加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