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自贸区自去年9月份挂牌。宣布正式成立,已经一周年了。一年过去了,上海自贸区在政策层面有哪些突破?成效如何?这是国内外许多人所关心的话题。 9月2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以“上海自贸区乏善可陈”为题,刊登了一篇关于上海自贸区的评论文章。文中称,一年过去了,上海自贸区“雷声大,雨点小”。各项政策、条例,还主要集中在货物的自由流动方面,而对于外界所普遍关心和期待的资本流动、金融改革等问题,在政策层面还迟迟不见松动,让人怀疑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否有违初衷。  相似文献   

2.
当前,自贸区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话题之一。有人说,上海自贸区是自中国1978年以来经济特区的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第三件经济改革开放的大事件,自贸区被喻为“二次入世”。还有人预测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无疑,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不仅将给上海经济带来十年的发展红利,更将给整个中国带来无法估价的制度红利。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指出,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从中可以看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在探索中产生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及积累出可复制的管理经验将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推广意义。因此,从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区内对于管理机制的探索将对当下提倡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可以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罗天昊 《上海企业》2013,(10):18-19
上海之秋,热情洋溢。近日,上海自贸区尘埃落定,“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被寄希望于从上海起航。上海自由贸易区共占地28平方公里,被称誉为有五大创新和五大开放。在国内有三大突破。其一是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也就是企业法人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上海自由贸易区由此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本文将先说明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以及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由此进一步深入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得出上海自贸区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院面临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以及环太平洋、东亚自由贸易区给中国带来的威胁以及发展契机,上海自贸区的推行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先行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在各类特殊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的角度,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框架下,中国逐步进行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上海拓展到全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上海自贸区,下同);8月22日,商务部正式公布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范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重要性不亚于浦东开发开放的一项国家战略,上海自贸区建设不仅是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成为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这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国家战略,对上海有哪些利好,对上海楼市会带来哪些影响,正是本文拟探讨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体规划中提出上海自贸区要与上海“四个中心”,即经济中心、对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联动机制.因为,以自贸区带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 随着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成立,这片仅有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正在尝试着中国最大限度的改革.如何将制度红利在上海各类企业得到有效地兑现,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8.
(一)上海自贸区财税体制存在的几个问题 1.现有税收政策内容不够完善 国务院明确规定上海自贸区适用的税收政策包括资产增值分期缴纳所得税、股权激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生产性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免税、港口退税等优惠政策.上海自贸区一个很重要的针对领域就是金融业.金融创新业务涉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离岸人民币交易、跨境融资运作、私募股权交易等方面,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涉及的税收政策分散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的规定中,没有形成完整的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自贸区设立后,苏州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既面临着“溢出效应”的机遇,也面临着“虹吸效应”的挑战,那么苏州该如何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呢?本文基于财务外包的视角,从对接方法、自身优劣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三方面对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会计服务外包基地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苏州财务外包业乃至整个服务外包产业的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34年前,邓小平在南方的海边“画了一个网”,以深圳这个窗口的开放,撬动铁板一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今天,中国当局者似乎希望“重复昨天的故事”:通过在上海设立28平方公里的自贸区,试图激活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同样是着眼全局而落子一隅,不同于早年深圳“窗口”一开,举围人才、资源蜂拥而至;上海自贸区虽然挂的是中国自贸区的牌子,但日前看起来,  相似文献   

11.
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上海自贸区的看法和我们的物流企业应该做一些什么。中国是一个统计大国,但是我们的消费并不便宜,贸易的壁垒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第一个思考的。还有投资自由,中国有这么多的投资进来。实际上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我们都在讲区域经济,吸收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已经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以开放促改革、以转型为契机、以上海为依托的新一轮经济发展已经拉开了序幕,其意义深远,反响巨大。尤其是在港口、仓储、物流、金融、贸易、科技、房地产和展示等领域.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笔者就自贸区的建立会对房地产经营带来哪些影响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这群“自由”了的年轻创始人,都将会给企业界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上海自贸区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内地,上海自贸区引发了人们对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无限遐想一憧憬。在香港,大家对上海自贸区的关注毫不逊色与内地,各种讨论早已沸腾。最常听到的议论是,“上海自贸区来了,香港的领先地位能否保持”,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时实行自由兑换应该是最佳时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183;A&;#183;蒙代尔教授前期在上海举行的“富国论坛”上演讲时这样预言。根据安邦集团研究总部2002年完成的《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机与进程的研究报告》,中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航运业景气度极度低迷.上海建设自贸区,其与航运的关联无疑成为航运业关注的焦点.自贸区建设为航运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新一轮的挑战.面对更高层级的开放,更激烈的竞争,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绿色航运是大势所趋.航运业应借助自贸区建设的东风,积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合作、和谐、生态的要求,走绿色航运发展道路.政府和各类航运主体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推进绿色航运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上海自贸区通过实施扩大开放投资领域、推进改变贸易发展方式、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再加上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举措将给区内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自贸区大背景下,物流服务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但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不管是物流服务企业自身还是政府部门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关措施来化解难题。  相似文献   

18.
白玉廷  张波 《企业经济》2006,(4):153-155
所有权变动规则以行为人是否享有充分自由为标准可分为“意思自由”和“公示要件”两种模式,“公示要件”模式的交易安全优势并非如通常所说的那样明显,而其对私法自治原则、生活的“自然”状态却导致较大的损害,产生“所有人”自己都不承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所有权等违背生活逻辑的现象,与社会生活逻辑难以一致,与权利的本质相悖。而意思自由模式是权利本质的要求,反映了生活的实际,符合市场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目前在上海颁布,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自贸区仲裁规则,标志着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又取得新突破。据介绍,《仲裁规则》吸纳和完善了诸多国际商事仲裁的先进制度:突破了当事人选定仲裁员的“名册制”限制,确立了仲裁员开放名册制  相似文献   

20.
陈勇鸣 《上海企业》2013,(12):18-20
自贸区实施新的监管模式挑战地方政府监管能力。自贸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监管服务模式。在开放创新过程中,有些可能甚至超出监管自身的能力范畴,无疑对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