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进而对人民币供给形成冲击,即产生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强度及其传递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具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供给效应,这一效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而有所增强;从传递效果来看,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效力较弱,而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联性很强,说明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在人民币汇率作用于国际收支这一传递环节发生了较大减损。为控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不利扰动,近期首先要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监管,增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预期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其次是推进中国的外汇储备形成机制改革,切断或弱化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递路径。从长远来看,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2.
3.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国中央银行采取了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试图探讨货币供给的变动究竟能在多大的范围内校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对比偏差,分析货币供给调控机制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中的有效性大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供给决定与金融宏观调控陈孝兵,徐良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货币供给从原来直接控制的资金供给机制逐步向由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作用稳定情况下)达到对货币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局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的货币供给数量和货币政策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角度对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货币的长期中性使货币供应量过多,这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却保持了经济的通胀性增长。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阻止超额货币供给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我国居民储蓄意愿强烈,现期消费减少,其所持货币进入资本市场的量增加;银行“惜贷”;在金融改革深化中货币化进程受阻,这些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给的变动 ,不决定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愿 ,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如收入、投资、消费等因素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如果认定货币供给决定于内生变量 ,那么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货币供给内生性  相似文献   

8.
9.
与货币供应决定于内生变量的观念相反 ,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 ,并非决定于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是从经济之外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那么 ,货币当局就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过程货币供给外生性  相似文献   

10.
高海虹 《南方金融》2006,(11):18-19
本文分析我国在经济转型不同时段的货币供给机制,指出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金融管制逐步放松和金融服务不断创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强化,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济运行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货币供给量持续偏多;(2)财政收支连年出现赤字。在财政赤字一时难以避免而货币供给又必须紧缩的背景下,如何尽量缓解或缩小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压力,对于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促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无疑是一个次优的政策目标。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财政赤字的弥补与货币供给的决定之间的联结机制作一实证描述,以期从一个侧面为这个政策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电子化货币、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靳超  冷燕华 《上海金融》2004,(9):13-15,19
本文对有关电子货币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一定的综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是否发生借贷为基准对广义的电子货币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并分别讨论了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我们将电子化货币看作是一种电子金融手段的创新,并认为电子化货币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对央行通货和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将更多的货币纳入到银行系统乘数创造的过程之中,从而总体上增大了货币乘数。如果允许发生借贷,电子货币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货币形式参与并增加货币总供给,其存量的大小将与其储蓄率和流转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俞建麟 《金融研究》1985,(10):62-64
货币供给理论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以及如何决定的理论。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西方货币学者重视货币需求理论,轻视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量这项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指标,也被视为可由金融当局绝对加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和货币政策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西方货币学者普遍注重货币供给问题的研究,因而,货币供给理论有了迅速地发展。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者结构性"脱节"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造成经济震荡的重要根源.影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关系的首要因素是货币在各经济领域的投放比例差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货币投向角度构建修正的货币数量论模型,分析经济周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我国要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行政监督机制作为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西方现代行政监督机制的理论渊源入手,分析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借鉴西方行政监督机制对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本文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最后,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已经发生改变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内一定的货币存量为当年国民收入提供资金的次数,即名义GDP除以货币供应量M2。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和变化趋势,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见图1),货币供给的增长长期持续高于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政策取向,使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经过了这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银行间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这三个主要的子市场,但是相对于国外发达的货币市场来说,其交易主体、交易额、结算系统、监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必将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货币市场在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加快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