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银行业屡遇钱荒,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的隔夜拆借利率,甚至达到创纪录的13.44%。有人猜测,这是央行允许或有意拉高货币市场利率。笔者认为,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唯一合理的解释应是央行是为了"防止人民币突然之间的大幅贬值"。市场利率的突然飙升,不仅会造成严重的金融恐慌,同时客观上会造成中国经济的"金融窒息",会造成实  相似文献   

2.
汇改重启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3.
汇改重启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4.
王韶辉 《新财经》2013,(8):42-43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央行对银行业的"温柔一刀",虽指明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但并未伤及皮肉。业界期待已久的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7月19日,央行在晚间突然宣布从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同时还将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等。  相似文献   

5.
以利率管制为核心的金融压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央行正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实现其市场化。金融深化论者认为,提高实际利率是缓解金融压制、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本文建立了一个货币经济模型,分析利率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得出利率市场化后虽然可以发挥利率传递信息、配置资源的作用,但实际利率过高会加大金融风险、抑制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并通过对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后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实际利率有大幅上升的压力,提出了我们面对可能的不利情况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巨大压力下,印度央行20日却做出调低基准回购利率(kev repurchase rate)的决定,这是印度央行2004年以来进行的首次调低其基准回购利率。经济学家表示,印度央行希望增加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性,并巳将政策重心从抗击通货膨18长转向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葛丰 《发展》2003,(4):72-72
前不久,央行发布《200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表述引来不少人士浮想联翩,因为在此之前,对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官方表述中,“中央银行的调控和引导”通常放在最前面的,因此,“央行报告来了,利率市场化还会远吗”?笔者猜度上述言论的逻辑传承,想来该是这样的:市场化所对应的,是非市场化、是行政管制。既然“婆婆”要放手,家政自然归于“媳妇”。利率市场化既然…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0):12-14
贷款利率,而非存款准备金率,自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三月中旬发出适度调控市场流动性的“窗口指导”以来,对央行的另一只靴子,市场猜测已久,终于在昨天晚上砰然落地:从2006年4月28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六个月的贷款利率,也由5.22%升至5.40%;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媒体     
1《财经》2013.7.29利率改革通途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窗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7月19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金融改革因此亦进一步深化。从金融改革时间表看,此次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继2012年6月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后,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最重要举措。市场对央行年内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早  相似文献   

10.
10月14日,央行将公开市场操作中的正回购利率从3.5%下调至3.4%,降幅达10个基点,这已是年内第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央行通过回购操作调节商业银行资金流量。回购利率下调将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金融以及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与降息的本质效果相似。由此观之,即使没有名义存贷款利率的下调,降息周期其实也早已开启。  相似文献   

11.
利率的放开必须是全市场的行为,仅仅在自贸区内形成的"市场利率"没有推广意义2013年12月2日央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有观点认为《意见》对利率市场化着墨不多。此前《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诺干问题的决定》最大的理论突破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资金是重要的要素资源,利率是资金成本,所以利率的市场化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之一。因此"市场配置资源"应该是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而不仅仅是自贸区内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开放经济中的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率市场化是开放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对利率进行长期管制是不现实的。在开放经济中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进行金融深化,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效率,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本,避免形成对外资的依附。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应通过打破市场进入壁垒、培育微观市场主体和完善市场结构和重点建设市场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推行。同时利率调控机制建设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在开放经济中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制度应当同步。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有再次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特别是央行刚刚公布了把贷款利率提升0.27个百分点,更引起了人们对政府宏观政策将转入收紧的猜测,那么中国是否真的会进入新一轮的宏观紧缩昵?我认为,今年宏观调控的总体走势,还是会坚持“双稳健”取向,而今年总的经济增长走势,也仍会延续去年以来出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拉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高利率和升值吸引过多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这个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是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好像是。 今年2月份之后,央行开始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而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到压制。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6.04峰值,而此后一路贬值。  相似文献   

15.
近日,央行连续三期暂停逆同购,货币市场利率全线飙升。平静数月的银行间市场再起波澜。货币市场利率调控得如此大起大落,是否意味着央行尚无能力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耍求?央行耍不要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还给市场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16.
6月8日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许扩大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动区间,以双管齐下的方式力阻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这向市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对经济的稳增长,有决心、有手段、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洪玉 《辽宁经济》2002,(11):35-3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膨胀已经是一个无法阻拦的趋势,我们已经进入了金融经济的社会。金融资产的需求和膨胀远远超过了物质经济本身的价值需要。它在体现货币价值的同时,也趋向体现信用特征。这样,我们传统的利率管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一、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中存在的问题1.利率管理体制仍然以政府为主,中央银行操作利率杠杆的主动性还受到限制。从表面上看,我国利率水平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我国在调控利率方面似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方便。但实际并非如此,我国的利率政策并非由央行作出,而是各方面利益综合的结果,最后由国务院决定。真正的利率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只有执行20%的贷款利率浮动权,缺乏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冉学东 《新财经》2013,(7):17-17
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飙升已经远远覆盖了影子银行的收益,这事实上是倒逼影子银行去杠杆。如果引起金融市场恐慌,央行身上背负的负担将会如滔滔江水。央行还能扛得住吗?  相似文献   

19.
5月8日19时,英国央行宣布维持现行利率不变,45分钟后,欧洲央行随即亦宣布维持现行利率不变.受此影响,欧元和英镑汇率结束了此前由于市场对降息的忧虑情绪而产生的回调行情,致使欧元兑美元汇率由当日低点1.1312反弹至1.1409,英镑兑美元汇率也由1.5927上升至1.6045.这两个央行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动向应属于意料之中,但仍颇受关注.因为目前在全球经济持续疲弱以及各方不断降息的要求下,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保持现行利率不变是存在压力的.那么,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办?这种预测对各主要币种的近期走势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发展言论     
《发展》2005,(5):4-4
国家信息中心李若愚就央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利率一事认为,在维持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显示了央行不希望商业银行将资金存放在央行那里获取利差的套利行为,使商业银行能更好地运用资金。但是,作为一种市场参照利率水平,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会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产生影响。★★★★★★★★★★★★★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披露:中央财政今年计划安排150亿元人民币,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这有利于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提高基层执政能力;有利于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