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  于莹  张辉 《消费导刊》2011,(7):97-97
对潜意识心理研究起始与十八世纪,对它的考察与研究有了两个多世纪的历史。由莱布尼兹到弗洛伊德充分论述了潜意识对意识领域的影响与改变,以及意识下对潜意识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成果。绘画作品通过画家接受外在刺激,经由内心梳理与外在的模仿而创作出的,具有审美性的表达画家内心情感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人们倾向于这样的评判标准:画家的作品乃是他内心永远的风景。也可以说,它是人与世界携手的产物,是在“物我两忘”精神高度上的结果。其实,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相互依托的情感。只有循此延伸,才能把画家心灵深处激荡着的情怀转换为形象与符号定格。  相似文献   

3.
赵佳 《商》2014,(40):101-101
画家通过视觉和触觉来研究世界,再通过艺术创作描绘出了和自己内心相关的思想,并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了他们的领悟,然而,有多少人能读懂作品的内涵?但是作为画家,当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受众面前的时候,或许这已经是他们的成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受众对于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14,(6):42-44
樊洲画里的线条很优雅。能感觉到画家内心的纯净.作品洋溢着与大自然的和谐。有巴赫的静谧.也有喜多郎的空灵。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brand(品牌)原意为商品打上烙印,那么,品牌文化就是给人的心灵留下烙印,可口可乐总裁说:“我们向世界出售的并不仅仅是99.7%的糖水,而是一种美国文化。”这种与产品物质效用高度统一的内心的感觉,就是品牌文化,它是品牌所凝结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味、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它把产品从冰冷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文人画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是文人画家表达内心某种意念的一种媒介,从而达到"借景抒情"、"立像以尽意"的目的。文人画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发展,成为主导的画派。许多遭遇坎坷,身处逆境的文人画家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境界。阐述了文人画的发展,列举各个朝代一些命运坎坷的文人画家,如王维、苏轼、徐渭、八...  相似文献   

7.
王伯敏 《浙商》2006,(2):155-155
画家杜巽,善人物.尤善画边塞民族风情。画家到了“醉”的境地.也就完成了他对对象审美感性的要求.画必大进。  相似文献   

8.
论审美活动与音乐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音乐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也能创造美的世界。人们进行音乐审美活动是不断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音乐的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联想想象形成审美意象,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或以外化动作展现内心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来激发人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Fred 《市场周刊》2012,(12):57-59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莫言作为一名世界级的中国作家走上了文学的大舞台。从1980年中期开始.一批批年轻的中国作家,画家、电影制片人不再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题和题材.而是通过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形成“寻根文学”的潮流。莫言得益于所有这些进展,并坚持自己的审美原则,创造了一个奇异而又令人信服的虚构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0.
向卫华 《华商》2011,(3):82-83
在张家界的文化视域里,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无疑主导了审美范畴的蓝本,主控了文化赞叹的光荣聚焦。或许,更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在一幅幅大美四溢的作品前与军声安静地交流,去努力感受他的艺术灵韵,他的乡土美学思想以及他苦心构建的美与善的彼岸世界。然而,当穿越画本身的层面,回归到艺术家本身时,记者看到了另外一份沉淀。“我只是一个艺术流浪汉……”这是李军声自己的表述,它传递的是画家自谦、自省的人文情怀。是的,流浪是在行走中,流浪是在路上,流浪是永远在追寻。然而,不能回避的另外一个话题是,所有的流浪不一定要有结局却一定会有归宿,即便是阶段性的,抑或死亡。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价值首先来自于作品的个性风格。风格是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品质,女性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对画面风格的追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女性的作品同样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不同时期女性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女性生命个体对人生的特殊体验,在特有的母性视角引领下探索出具有女性特点的不同风格的视觉表达方式,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0):99-100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那么,美到底是什么,这是很多位哲学家从古到今一直研究的问题,且众说纷纭。笔者从美学的三种不同形态来谈这个问题,一一举例道出油画领域中的这三种形态美在作品中的表现。第一部分,阐述油画领域的自然美,列举最自然最纯粹的旅法女画家的作品,并对她作画材料和绘画语言进行分析,从中领悟到画家心中自然美。第二部分,从莱热作品去了解社会美。通过对莱热所处时代和生活背景的介绍,结合他的画作所表达的寓意,领会其作品中的社会美。第三部分,结合世界大师对艺术品的创作理念来谈艺术美的审美标准,得出艺术美的评判是不能按照世俗的眼光下定义的。笔者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深刻了解,得出真正的美应该是从心灵出发,带给精神上的触动才是美学领域应该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闻一少 《商业文化》2006,(10):81-82
书画作品是艺术家的思想记录,真正好的作品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市场价值,买家购来收藏或投资都属正常。但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热,一些当代画家一味向钱看,粗制滥造的画作屡见不鲜,因此,在购买当代画家的作品时,买家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对女人的审美感觉首先来自容貌,其次是身材。因此“曲线”美也能成为商机,这个50多岁的人曾淡化自己做女内衣的内心感受,因为他很传统;但一旦炒作起来,人们觉得他又很时尚  相似文献   

15.
人文查《现代汉语词典》(1980年商务印书馆第1版)里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汉语的“人文”与“天文”相对,它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信仰、思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论述看,它是区别于“工具性”而言,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情感的和谐,环境的熏陶,内心的体验。语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通过语文历练过程,全面地、综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素质,使受教育者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16.
《明妃曲》中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美人图里的时代审美和社会意识,是历代画家的"集体无意识"。书中自有颜如玉,美人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色。观照她们,能使我们窥见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7.
人们倾向于这样的评判标准:画 家的作品乃是他内心永远的风 景。也可以说,它是人与世界携手 的产物,是在“物我两忘”精神高 度上的结果。其实,这是一种人与 自然相互理解,相互依托的情感。 只有循此延伸,才能把画家心灵深 处激荡着的情怀转换为形象与符 号定格。  相似文献   

18.
她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叫冒险的东西,当她将城市的一切远远抛在身后,在她的内心里,辽阔才是她梦想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张晓刚     
《新财富》2009,(8):90-90
“生命流”绘画的倡导和实践者,画风为世界收藏家所欣赏,再加上与世界顶级画廊的合作,使他的作品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是较早影响资本的画家。  相似文献   

20.
观杭洲的作品,能感觉到传统的中国画,尤其是明清以来开创的文人画风仍然有着勃勃生机,依然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读杭洲的作品,便是静参内美、章法新奇、开合有度、设色清雅、笔墨空灵而自由、气韵散淡,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或清新淡雅,或炽烈浓郁的画作,都是画家内心的真实写照。他创作的梅、兰、竹、菊在继承文人画传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