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县域经济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具有的要素功能和效率功能是其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原因;此外,本文还通过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间接作用。本文认为,人力资本通过改善县域经济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县域技术进步和提高个人收入、促进消费等四个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刘建清 《现代商业》2015,(4):162-163
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使得县域金融需求的内生性越来越突出,但我国当前县域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却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外部供给不足和县域金融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本文结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县域金融抑制问题凸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县域金融优化的对策建议,并对我国县域金融体系重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许桂红 《商场现代化》2007,(35):203-205
本文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深入探讨了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Granger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在县域层次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这一结论与我国县域金融发展实际相吻合。要消除县域金融抑制,必须要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二元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经济不断健康发展,我国县域地区第一、二、三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优化和升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县域产业经济结构上还存在一定不足。我国县域数量分布的广远,注定大多县域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复杂性。现在分析县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提供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提升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建议,促使我国县域经济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亚东 《商业科技》2014,(18):133-133
我们知道,县域经济地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币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也和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上的依赖性,运用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能够局部的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本文就采用了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一新的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对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出了中国的大部分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高效、便捷、环保等特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县域经济增长面临如何把握数字红利的问题,因此探究数字经济在县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县域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饶小燕 《商场现代化》2013,(32):164-16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时县城经济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县域是当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县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整个社会发展,所以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工作不容忽视。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县城建设是拉动相应县域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随着县域经济以从传统宏观层面转换为现代微观层面,在进行经济研究时应该以之前定性分析方法为主,并以实证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为辅进行具体县域经济研究。加大县城经济、文化各领域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县域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本文针对当前县城建设发展现状,对县城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相应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我国的乡镇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徐俊涛 《商》2014,(8):166-166
如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获得较快的发展,是我国农业银行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在农业银行中大多数的人员、资产和机构都被县域经济囊括在内。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为农业银行自身的壮大提供了商机。新型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展开,为我国农行发展县域经济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持。农业银行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中唯一一个网点覆盖城乡的银行,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农行的使命。以A市为例,A市农行如何抓住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是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阶段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该文从县域经济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几点途径.  相似文献   

11.
《商》2016,(2)
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城镇化的推进能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同时县域经济的增长又能推进城镇化进程。分析山东省当前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山东省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增长动力结构单一,缺乏持久性,亟需通过扩大内需以实现其持续稳健的增长。以高要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长效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消费需求无论在长期上还是短期上都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但是短期上的影响小于长期上的,这主要是受广东省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应着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并提高城镇化水平,以实现广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壮大县域经济”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指示精神。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主持召开了“全国县域经济工作研讨会”。十几位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与会,并从我国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等角度发表了很好的建议,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县域经济是相对独立运行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行政区域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以及潜力在于县域经济,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结合呼伦贝尔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运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县域经济增长,说明县域经济增长率与居民的储蓄率成正比,提出呼伦贝尔市应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品牌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县域品牌战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通过打造特色县域品牌,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县域经济品牌发展模式特点,在县域竺赞_发蹙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通过品牌发展模式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县域经济的品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县域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拉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中转站。通过测度2014—2020年我国2 074个县以及296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发现,城市经济韧性整体高于县域经济,当受到外部冲击后,县域经济韧性逆势上升;在产业方面,第三产业韧性高于第二产业,受到外部冲击后,第一产业韧性逆势上升,第二产业韧性波动较小,第三产业韧性下降明显;在区域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韧性较强,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较强。此外,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发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对经济韧性均有显著的边际贡献,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活力,经济稳定为降低韧性波动提供有益支撑。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县域的经济增长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有所下降,经济稳定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显著提升;对县域而言,第三产业、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显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显著。为实现县域经济韧性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韧性,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注重经济韧性的产业和区域差异,协调产业间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协作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要发挥经济稳定对降低经济波动作用,实...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关研究中,对经济开放程度的关注较为缺失。考虑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外向度较高,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在接受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将面临经济外向度提升的局面。由此,对县域经济外向型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是对当前县域经济研究的有力补充;而对我国中部地区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关注,则更具前瞻性。在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以安徽霍山为例,分析其县域外向型经济竞争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深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增长的速度也发生可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县域经济在中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否平稳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它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已经把"三农"放到了国家战略地位,可见国家对农村、农民、农业的重视,三农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增长,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自己的困局,即资金需求量问题。这是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改革农村金融体制,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农村经济的有效方法。从而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站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剖析现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金融政优化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我国县域内市场机制不完善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基于2005—2013年湖北省61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政府财力的统计数据,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经济增长与县级政府财力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政府财力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政府财力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仍有待加强,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问题。在新常态发展下,我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现在已占到国内GDP总量的60%,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农村与大中城市联系的纽带,是我国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支撑点。本文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同时,在加强县域金融制度与渠道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担保体系与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