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玉蓉 《致富时代》2011,(10):240-241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产生原因主要有:①学校教育失衡、管理疏忽;②家长过度宠爱、盲目纵容;③自身控制力弱,对暴力游戏麻木崇拜。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客小觑,实施暴力行为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铲除校园暴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微博上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能会引发校园师生的思想混乱,引发校园危机,校园微博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中起着澄清事实、信息互动、主导舆论、媒体监督的重要作用。学校要从管理机构、规章制度、人员队伍、微博技术上完善校园微博的机制建设,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和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校园生活中流行语的适用范围占主导地位;有些口述流行语较粗俗低端;学生们获取流行语的途径基本来源于网络;大学生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感情等微观因素投入了较多关注,对社会、国家、世界等宏观事物关心不足等。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流行语的引导,合理引导学生争取使用校园流行语,加强理工科学生的文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语言的使用与发展;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以校园流行语为切口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班级学风建设相结合,将校园流行语灵活化、创新化、健康化;学生个人应将校园流行语的发展落实到优秀寝室建设活动中,摒弃不良校园流行语。同时应提倡文明上网,自觉屏蔽不良用语。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充裕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助长了奢靡之风,犯罪率在不断提高。而学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也受到了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其中,大学这一教育机构普遍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市场经济对学校的侵入,导致违法犯罪事件在此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今,校园暴力及校园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对北方工业大学进行的"关于大学生校园暴力与校园安全问题"调查问卷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现状下校园暴力的危害,希望能为更好地处理大学生校园暴力问题,推进校园暴力防范的相关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5.
校园园林绿化是现代化社会对每一所中学大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校园绿化能够折射出学校的质量、档次和精神面貌。园林绿化具有调节和改善小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休憩、运动、教育的场所等多种生态和服务功能通过园林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创造适宜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但有利于师生在长时间脑力劳动后恢复疲劳、增进健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和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校园园林绿化既是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做好现代校园绿化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场域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决定着师生的生存状态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既是师,又是友。高校师生在校园社会空间中共生共存互惠共进。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师生疏离、交流不畅、隐性冲突等问题。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和师能,而且学校要强化师生责任监管,同时需要大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周涤烦 《商》2013,(20):230-230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行政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管理关系:一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与作为管理对象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关系;二是学校的管理方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管理关系;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关系。第一种关系中,管理方拥有国家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8.
杜富裕 《商》2014,(40):261-261
研究描述了校园暴力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从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完整性、父母外出务工等8个因素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现代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发展迅猛发展,各大高校都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不同规模的校园网络,并且已经在师生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逐渐深入,因而学校的教学管理得到极大改善,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随之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本文针对长安大学当前校园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方向做浅析。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化的育人氛围系统的教育工程,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等重任,因此,构建和谐职校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今大学生校园中,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是高校思想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学校的安全稳定是保证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条件和根本,影响广大师生及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国家、个人财产安全,影响各个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及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和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改变,校园突发危机事件日益严重。防患于未然的原则,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要树立"责任大于泰山"的工作观念,随时洞察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苗头,认真做好危机的准备,具备危机事件、应对和处置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2.
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全面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有于于构建和谐校园。本文分析了当前技工学校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因此,在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探索,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机制,更好的开展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对师生关系中的教学主体地位、师生情感关系以及教学思维产生了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多维能力的发展,即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师生情感的和谐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合适的课程类型对多维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劣基础上,提出了学科活动课程的新型课程类型以及分析了它对学生多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赵刚  师博成 《中国报业》2012,(2):175-176
当前,高校要想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具有独特优势的方式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教育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校园媒体能够担当这个重任。不过,当前高校校园新闻媒体对思想教育工作还不是特别重视,再加上高校校园本身就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高校校园新闻媒体应加强重视思想教育功能,建立校园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制度,把校园各种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加强校园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校园媒体自身的素质,加强校园新闻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平安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平安校园事关师生生命安全、国家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健全学校内部安全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让师生远离危险,让校园平安和谐,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建平安校园事关师生生命安全、国家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健全学校内部安全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让师生远离危险,让校园平安和谐,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一卡通在校园的使用逐渐普及,给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对一卡通功能开发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需求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信息化条件下探讨了校园一卡通功能如何进一步延展,以满足校园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刘磊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39-239
高职院校大学学生活动的开展大多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大学生社团项目化分工管理,可以有效地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合理地开展校园活动,展示学校师生良好的协作能力,提高大学学生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于晓霞 《商》2014,(50):270-270
由于培养对象的特殊性与学校办学模式等原因,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面临挑战。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提升师生突发事件防范能力,建立有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体系,为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解决这个难题的重点在于提升教育工作者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研究以德育教育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师生自救互救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工作技巧,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对传统的校园安全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通过创建高质量的一体化实验室.实现专业内、专业间、校内、校园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学生通过校园微型专业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与决策.成为学习系统的动力源,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解决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哲学上探索了这种模式的理论内涵,认为应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作为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使教与学成为师生各自生命的生成形式。教与学的互动实践才充满创造性、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