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失误一般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人忽略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误用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情形,探讨其在语用能力培养方面产生的积极意义,本文对语用失误的种类及其成因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并且就应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及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涉外企业员工在涉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运用语用学理论探讨了英语教育中加强培养企业员工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幽默以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以语用和认知为视角,分别从交际意图、语境效果及认知环境的角度,探讨脱口秀中的幽默话语,以促进人们领悟幽默话语特有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涉外企业员工在涉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运用语用学理论探讨了英语教育中加强培养企业员工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在我国已有30年的研究历史,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外语界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从语用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语用意识与语用能力、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语用测试与评估、主要专著和教材五个方面总结了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车艳超 《致富时代》2010,(3):149-150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其目的是利用广告的语言特征来影响消费者,扩大销售。预设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语用学知识,从语用预设在广告语中表现出的特征、分类以及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论述,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的预设能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广告。广告中巧妙地利用语用预设,可以更好地达到其说服之目的,增强广告的促销能力。  相似文献   

7.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框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功能,即其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制约性,体现说话者意图,促进话语的理解,减少受话人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刘源 《商业科技》2014,(8):99-100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在语言学研究中,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语用学的理论上演变而来的,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对此本文结合多年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的学习积累和实际运用,针对跨文化交际的对象范围以及它兴起的原因,还有跨文化交际语用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的是关于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在会话中的语用问题,其目的是想通过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及其合作原则的推导,寻找到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在含义理解和使用方面的普遍性规律,从而建立起一些对言语现象具有语用解释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英语的语用效果与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英语时,学习者对英语幽默的理解和欣赏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语用学中的语用效果出发,通过对语用失误、语用推理、跨文化语用学等三方面的逐一分析,探讨了英语幽默是如何产生的及其相应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关联理论(Seperber&Wilson,1986/1995)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个示意———推理的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assessment),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关联原则被普遍认为是人类心理结构中的一个内在的制约因素,我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假设交际对象已经遵循了关联性原则,但最佳关联性则是成功交际的关键。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与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s)。这个相对概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二、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关联理论关于言语交际本质的阐述,对认知语用学和翻译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肖青竹 《消费导刊》2009,(9):175-176
在关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探讨了汉语商标英译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目的都在于获得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原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语用推理的性质及构建途径,并探讨了它的认知心理理据。重点论述了关联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冠英 《商场现代化》2008,(16):179-180
礼貌策略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语用策略之一,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不容小视。本文从语用学视角,探讨了涉外商务谈判中如何选择语言表达形式和方式,体现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从而实现增进谈判者之间的信任,提高谈判成功率的目的。得出结论:礼貌语言策略是商务谈判中实现双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与语用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文章从语用与商务英语翻译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语用因素。从语用的角度提出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学言度来考察隐喻,探讨了关联理论对隐喻局限性和其产生的机制。该理论从人类的认知出发,把话语放到语境中加以考察,以获得话语和语境的一种动态的最佳关联为目标,使隐喻最终得到合理的阐释。隐喻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解释,关联性是隐喻认知研究上的一个理论接口。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言语行为理论无法解释取效行为中的诸多问题.该文基于Thornburg&Panther(2003)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根据言语行为转喻场景,同时强调语用学对于交际意图以及交际主体社会关系的解读,从认知语用角度分析在侦查询问中涉及的言语行为转喻、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双方的交际意图存在冲突,侦查员通过转喻的语言策略建立并运用自己的相对权力,实现交际目的.被提试图通过言语行为转喻逃避问题.掩盖真相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商务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在实际商务交际中非常重要。探讨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以期恰当运用模糊语言,从而达到更好的商务交际效果。本文对商务英语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作者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商业广告仿拟话语的认知语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话语是交际语境中利用已经确立的概念及其与之相对应的固化的语言实例或者既成的语言单位来理解一个新事件的话语生成方式,是"仿拟式思维"方式。按照认知语言学家和语用学家的形式-意义象征单位理论,本文对商业广告仿拟话语进行了认知语用分类:广告者继承模仿本体的概念-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广告者继承模仿本体的音位结构;广告者继承模仿本体的字素结构。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2):154-155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歧义进行不同的分类,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歧义,从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和修辞四个方面分析美剧《摩登家庭》中歧义的语用功能。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歧义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积极的语用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表达真实意图,避免冲突,完成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