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开发贷款是国家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由国务院安排资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理的一项政策性信贷业务。它包括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改造、林业开发、沙区治理与开发贷款等。我国农业开发贷款虽然起步较晚(始于80年代),但在支持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存在对农业开发贷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开发贷款的系统研究相对欠缺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认识,规范操作,更好地发挥农业开发贷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有了长足的发展。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根据供销社的业务特点,笔者认为在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时应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参与开发有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发展农业生产除满足群众自身消费以外,大部分作为商品上市进行交易,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最终形成货币。农业产品一上市就有了商品的属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然是上市商品就有销不出的风险,所以,农业产业化开发问题实质上是个市场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  相似文献   

3.
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其它各项改革,坚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农发行中长期贷款,是指农发行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河南为视角,研究农发行中长期贷款运作模式问题,特别是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中长期贷款项目运作模式,对于解决农村中长期资金需要,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发挥农发行支农职能作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解决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原则和政策导向。正确理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是政府的一种战略和政策导向,就是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上给予优先考虑。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信用联社把“立足农业、服务地方”确立为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巧用信贷杠杆,“三管”齐下,为城区经济加油添劲。 一是坚持以农为本,主攻特色农业推进工程。城区联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农村经济总体规划,引导全区农村信用社以“抓好农业节水、复垦土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大农业基础工程和“养殖、蔬菜、果品”三大基地建设为重心,积极稳妥推进全区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在信贷投向上,具体采取了五倾斜:第一是向社员和农户贷款倾斜。实行社员和农户贷款优先、优惠政策,简化手续,优…  相似文献   

7.
〈一〉宁夏区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12月成立以来,坚持以支农为本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对农业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力度,到今年6月末,全区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7.4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余额为11.8亿元,开发性贷款余额为4.6亿元,对保证粮油收购资金的供应,支持灌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南部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解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区的实践看,农业政策性贷款对农业、农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是通过以下五个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体现的。一、特殊的平抑市场物价职能。努力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以保持社会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自1995年正式运营以来,围绕总行提出的开发信贷工作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开发信贷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贷款管理基础工程"的基本思路,并积极组织实施,对强化贷款管理,完善信贷经营机制,提高开发贷款使用效益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到1996年末,全省开发贷款逾期率28%,比1994下降了10个百分点;到逾期贷款收回率由1994年的85%提高到95%。两年来发放的开发贷款无一笔逾期,基本上做到了看准一项、支持一项、成功一项。贷款管理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以下方内容:一是党和国家每个时期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经济法规,地方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等资料;二是总行和省分行制定的关于农业开发贷  相似文献   

9.
2012年,农发行重庆市分行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化政策导向,突出支农特征,依托政府融资平台,以风险防控为前提,不断推动以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业务稳步发展。全年累计营销贷款项目60个、涉及贷款金额261.96亿元。累计投放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认真落实国家粮棉宏观调控政策,发挥粮棉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支农范围,重点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商业性贷款的支农力度,支持的范围覆盖粮棉油、农林牧副渔业以及农村路网、水网、电网、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关键领域、重大举措和实现路径,是协调推进农村改革的总遵循,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施工图"。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县情实际,我们应坚持政策导向,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为农村改革探路,为农村发展助力,为农民增收服务。一、坚持政策导向,为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对农村土地进行开发管理,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农村土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土地开发与经济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鹏总理最近谈到农业资金投入问题时指出:“农民群众是投入的主体,各项经济政策如价格、税收、贷款等政策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农民多投入。”①贷款导向亦即信贷导向。所谓信贷导向即是指信贷对经济的引导、调节的行为。本文拟就农业信贷导向问题作一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就今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发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农发行必须进一步锤炼自身———牢固确立两种观念,不断增强两种意识,着力造就两种机制。牢固确立两种观念政策观念。政策性银行以执行国家政策为天职。农发行是国家执行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工具。其信贷杠杆的运用如贷款投向、贷款规模、利率水平的确定等,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发行赣榆县支行始终坚持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定位,坚持把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持重点,近年来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项目7个,总金额4.8亿元,贷款投向涉及水利设施、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等多个领域,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绿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有效推进了当地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政府职能,面向“三农”,以信息服务为目的,以电话、电视、电脑为载体,以开发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为支撑,以电话语音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权威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项目试点地区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项目目标2005年在全国选…  相似文献   

17.
<正>在经济新常态下,农发行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应在坚持政府主导、适应市场、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政府和市场"双引擎"驱动,积极寻找市场机会和加快金融创新,构建新常态下的信贷业务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2007年以来,农发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政策要求,坚持"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实现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快速稳健发展,贷款余额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其重要经验之一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从山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所谓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其基本含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深化农村改革和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推进"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江苏省海门市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将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力推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改革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一)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导向,提升产权收益,保障农民  相似文献   

20.
“九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