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奥运的临近,除北京传统的王府井、西单、燕莎、公主坟商圈之外,奥运商圈、东四环商圈、奥北商圈等新的商业"群落"即将很快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当年唱响的“快乐大转盘”虽然早已淡出荧屏,但它的“参与性”“感动性”让多少上海人至今记忆犹新。如今当上海商业的商圈从当年的“三街一城”发展现到现在的“四街六城”(即南京东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豫园、徐家汇、不夜城、新上海、中山公园、五角场)十大商圈时。上海人玩商圈就像走进新版“快乐大转盘”:转呀转呀转,停呀停呀停。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初,万象更新.2008上海城市商圈发展战略论坛假座上海仕格威丽致大酒店隆重召开,众多政府官员、著名商圈代表、运营商、专家学者、开发商济济一堂,就上海商圈的发展前景、互动关系及未来规划等作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4.
《商业企业》2009,(4):39-40
依托五角场商圈建设成为上海商业新地标的发展规划.作为五角场商圈唯一的超大型家居生活馆——HOLA特力屋,于去年年底开始移步三楼进行全面改装,以大陆首家新概念店的面貌于今年五一期间同特力时尚汇一同全新亮相。时尚的定位、全新的空间布局为杨浦区块的广大消费者带来完美的“居家生活提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建立了一个城市商圈的基础框架,系统阐述了从城市商业企业到城市商圈再到城市商圈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而讨论了城市商圈聚集度、城市商圈发展下限、城市商圈临界点、新老城市商圈间扩散效应及城市商圈与商圈体系演化的分析工具等重要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邱小平 《商业科技》2014,(19):38-39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商品流通企业在店址选择上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圈融合度、商业集群效应、企业经营业态、政府导向、消费购买力散化、商圈的渗透发展预期等成为市场新发展下的主要的因子,商品零售企业应当结合好这些内外条件因素选择好经营店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南坪商圈现状及发展潜力,通过南坪商圈和其他商圈的对比,找到了适合南坪商圈的发展定位。最后,提出了南坪商圈发展策略,即以会展经济带动南坪商圈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南坪商圈发展,以文化旅游休闲经济点缀南坪商圈,以消费群体及房地产开发支撑商圈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太平桥一带的新天地围城商圈,出现了一批特色小店别出心裁,推出的日用品多在贩卖创意艺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圈发展成为衡量城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福建省部分商圈的走访调研,得出福建省商圈面临着商业综合体体量过剩、定位同质化、商圈整体聚客能力差以及高端消费外流的问题。对此,提出福建省商圈建设应加强商圈建设整体规划、打造个性化商圈、实行商圈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福建省商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州计划将环市东、中华广场商圈与北京路、上下九和天河城三大商圈结合一起,列为五大传统商圈,还规划了珠江新城商圈、琶洲—员村地区商圈、番禺新城商圈、广州国际展贸城、白鹅潭商圈、白云新城商圈和国际名店城商圈七大新商贸功能区,意在将广州打造成国际性商  相似文献   

11.
广州计划将环市东、中华广场商圈与北京路、上下九和天河城三大商圈结合一起,列为五大传统商圈,还规划了珠江新城商圈、琶洲—员村地区商圈、番禺新城商圈、广州国际展贸城、白鹅潭商圈、白云新城商圈和国际名店城商圈七大新商贸功能区,意在将广州打造成国际性商都。据悉,这一计划总投资将近2000亿元,所涉  相似文献   

12.
结合商圈生命周期理论,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影响都市型商圈聚集与扩散的主要因素及动力机制发现:商圈的发展,依赖于城市自然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商圈的影响以及商圈内部主力商家的自身发展。在商圈发展初期,商圈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产生聚集效用,其关键的因素是便利的交通条件。而在人口和经济因素的推动下,商圈聚集的能量向外释放,就必然产生扩散效用,这一效用又反过来又促进商圈更大的聚集。在商圈高速成长阶段。则需要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对商家的经营策略和经营定位要求也更加严格。到了商圈发展的成熟期与衰退期,商圈的聚集已基本完成。为更好地发挥都市型商圈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企业确立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和塑造商圈文化。  相似文献   

13.
邱小平 《电子商务》2014,(12):52-53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从“地域商圈”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商圈,比从传统的单一店铺的商圈分析显得更为重要。“地域商圈”因素的分析已经成为零售企业商圈分析最为重要的因素。零售企业应多结合“地域商圈”的形成与发展来进行商圈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商业研究》2006,(22):163-165
日本拥有全球一流的零售商业模式,以日本7-11为代表的连锁经营“小商圈、高商圈占有率”模式将连锁店的“小商圈”攻略发挥到了极致。连锁店的增多引发商圈变小,小商圈直接影响来店顾客数量。日本连锁经营小商圈攻略值得借鉴,其“小商圈,高商圈占有率”模式正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现代商圈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任何一个城市的繁荣都离不开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商圈的带动,不同层次商圈的形成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始动力.而城市规模的扩展带动城市商圈的规模随之扩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城市商圈的特性和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变化导致城市商圈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会促使城市商圈的形态和布局进行新的重组.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8,(10):114-115
今日商圈,是昨日某个思维点的蝴蝶效应。潘石屹建SOHO为什么成功?老潘说是灵光乍现想起了包产到户的原理——“老农民最知道地要种什么”,于是成就了商业散卖模式的奇迹,SOHO系列商业项目组建成北京CBD内最大规模的商铺网络。同样,当“复合园区化”创新模式在第六空间负责人邢积国脑中进发后,钱江四桥入口处50万方的土地被塑造成第六空间?大都会家居世博园,业界晾呼:家居界的武林商圈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17.
商圈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文章分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拥有自己商圈的原因,回答了对商圈建设的种种疑问,研究了商圈建设必须统筹考虑商圈规模、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等因素,提出了通过统一思想、科学规划、审慎拆迁、招商引资、资金投入等措施来建设商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昆仑唐人中心商圈规模、核心商圈、次级商圈、边缘商圈以及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企业建设规模、经营定位、业态组合设计、经营模式的选择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与城市商业的发展,商圈在大中型城市经济贡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其特有的污染少、直接带动消费、接近消费者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商圈重心在大中型城市的商圈发展过程中显现得比较突出,其核心优势是带动整个商圈的发展,商圈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对一个商圈的形成、走势、规模及前景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这些都会在商圈的发展轨迹上有所体现,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伊娜 《商业时代》2012,(31):25-26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业蓬勃发展和消费者行为习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城市新型商圈的构建再度引起人们关注。本文从商圈功能定位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商圈定位的影响因素和逻辑路径,从产业联动角度出发,探讨商圈建设与相关服务业发展的互促关系,并以重庆市观音桥商圈为例提出从功能定位到产业选择再到空间布局的商圈建设思路,旨在为政府部门进行商圈规划、业态选择和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