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破鳃中小企业土地确权难题,山东省枣庄市创新推出了土地使用权封闭贷款业务。在运作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推荐申贷企业、还贷周转金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有效降低了信贷交易成本,为信贷契约的达成创造了条件;而对信贷资金的封闭与冻结符合银行的个体理性,是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条件约束下的次优选择。土地使用权封闭贷款进一步挖掘释放了企业的融资潜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下行形势下,“担保圈”风险频发,互保企业面临或有负债风险和融资难的“两难”选择。贷款保证保险既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了新选择,也能够有效防止企业风险蔓延传染,是企业互保的良好替代。2013年,山东寿光试点“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创新推出了“贷款+保证基金+保险”的业务发展模式。该模式相对于企业互保、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具有一定优势,且具有财务可持续性、风险可控性和激励相容性,能够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企业担保圈风险问题开展的系列研究发现,企业担保圈是一个"小世界",任何两个毫不相干的信贷企业通过若干圈担保链奈都能产生必然联系,而且担保圈中的"多米诺效应"与"阻尼效应"是对立统一的。一旦担保圈的风险暴露,不仅影响到担保圈内企业发展,也严重威胁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甚至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本文通过设计担保圈风险指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风险指标未来五年走势进行前瞻性递推预测;采用拓扑网状软件揭示出一个地区重点担保圈中成千上万家企业担保关联风险传染和扩散路径等情况;提出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并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担保圈进行了重新定义,然后通过典型调查法对担保图形成根源进行分析;接着基于区域性风险视角,对担保圈风险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都应列入担保圈风险,对区域性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为担保圈风险,并对影响担保圈风险界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区域性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了防范担保圈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剖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公司与公司之闻的担保圈的利弊,揭示了担保圈形成的法律、市场、信息技术,以及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论证了担保圈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形势下,商业银行完善担保圈风险管控的三点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相担保行为已成为困扰银行业的一大陷阱。同一地域的诸多公司之间连环担保形成"担保圈",一旦某家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其他圈内公司亦可能同时被"引爆",进而导致银行坏账的大量产生,将危害地区金融稳定。本文将通过讨论如何考核风险,并通过统筹银行内部资源,实施风险分类管理,强化第二还款来源,调查企业偿债能力等手段化解担保圈风险和进行事后补救,以防止风险溢出。  相似文献   

7.
"跑得稳"才能"跑得远"。能否有效防控风险是决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其中信用风险防控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信贷业务发展深受"担保圈"融资风险困扰,如何有效化解和处置担保圈风险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首要难点、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银行贷款仍是当前我国企业经营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授信调查深入程度不够,同时缺少有效的风险缓释措施,长久以来担保和抵押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重要前置性条件。这些因素导致企业之间或有债务关系复杂,从而形成复杂的担保圈(链),当圈或链中某一企业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多米罗骨牌"效应,最终导致大面积甚至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发生。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担保圈风险的形成机制以及传导方式,进而寻求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Z市担保圈的大量调查材料为基础,从四个圈层逐步剖析了担保圈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认为:由于"柠檬市场"效应、道德风险、市场失灵等现象存在,造成了担保关系实质上的无效性。对此,本文从政府、银行、企业、监管等多方面入手,提出化解区域性、系统性担保圈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互保、连环担保为主要形式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一直是令市场无奈、令监管层头疼的顽疾,也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一环。2011年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逃逸事件让连环担保链条涉及的高额债务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银行经营实务,对担保圈的概念、成因及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按应国瑞(Robert K. Yin)著作《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和艾森哈特(Eisenhardt,1989)提出的案例研究的规范程序,从组织管理和人的行为视角,对KZ担保集团及其下属7个子公司的两个层面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了嵌入式的单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或修正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并对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KZ担保集团内部控制机制是对内部控制理论有益的拓展,既扬弃了现有企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理论,也为担保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山东省担保圈现状的考察,对现阶段企业担保圈风险的特征及其赖以存在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认为治理担保圈风险应充分考虑其存在的现实条件和经济的合理性,摒弃“全盘否定”的态度,既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企业融资、缓释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担保圈无限放大导致风险蔓延和失控。本文结合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和金融网络分析方法,对担保圈风险的测度、识别和控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互助担保作为小企业商户的有效融资方式,有其制度上的合理性,但互保企业商户的内部关系复杂,互保的内部制约关系在外部冲击下可能会发生逆转,以集体违约的方式威胁银行让步。银行应采取措施打破其利益链,发挥监督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担保失灵”背景下保险机构开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一个案例进行了微距观察,基于银保双方权责承担的实际进行了博弈演进分析,提出了银保可重复合作博弈的满足条件,探讨了有关市场主体可选择的定位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俱乐部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山东省J市中小民营企业担保圈的形成、扩张、破裂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顺周期掩盖了中小企业担保圈的脆弱性、不对等性以及风险的传染性和系统性。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小企业担保圈应该有限发展,优化其规模、边界和对等性,并辅之以主办银行制度和贷款保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成长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有效抵押不足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抵押和保证方式难以满足其贷款需求。解决成长型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必须内外兼顾,在保持内源性担保资源的基础上,探索与外源性担保资源相结合的新途径。建设银行淄博市分行借助政府增信平台和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组成"助保金池",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试点推出了助保金贷款业务,开创了"政银企"三方合作融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汪莉  陈诗一 《金融研究》2015,423(9):66-81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代表性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无限期离散时间递归模型,并将一种特殊的政府-借款人关系—隐性担保纳入模型,以考察政府隐性担保对贷款人债务违约风险预期和债券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对利率的决定依赖于发行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时,债券利率并不受到政府隐性担保的影响,这时悲观的投资预期使得政府隐性担保变得不再可信,任何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都无法通过改善投资者对债券未来违约风险的预期来降低债券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反,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政府隐性担保变得更加可信并且它的存在有利于债券利率的降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2006~2011年我国城投债的数据对模型结果分别进行了检验与对比,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交往主体作为“经济人”,在市场的博弈过程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个体理性的选择,但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结局。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剖析了山东省聊城市东海铸锻破产案,在政府主导或外部力量适度干预下,通过谈判磋商,最终促进多家银行与企业达到交往理性的均衡状态,并据此提出了相关风险处置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风险自留的内生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风险自留实现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银保信贷系统通过对贷款企业个体风险与事先设定的平均代偿风险的匹配性甄别,实现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分级补偿功能。针对银行超预期信用风险,先行实施银行风险拨备机制对银行平均代偿风险进行补偿,然后实施超额风险自留机制对超过平均代偿风险的银行超额风险部分再次进行补偿,超额风险自留补偿基金将由银行与担保机构依据各自的风险均衡配置阈值占比共同筹集,以此来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级补偿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信贷系统风险自留机制。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oice of flotation mechanis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rench Second Market. Between 1983 and 1996, a firm that opted for a quotation on the Second Market, had the choice between (i) an auction‐like procedure (there were two variants) and (ii) a fixed‐price introduction procedure. Several interesting results are presented. First, the choice for an auction‐like procedure appears to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firm valuation uncertainty at the IPO. Second, the likelihood of opting for an auction‐like procedure decreases as the reputation of the investment bank guiding the flotation increases. Third, the likelihood of opting for an auction is increasing in the number of secondary shares sold by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investment ban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