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生态学考量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关注重点。以鄂西北山地丘陵区的中心城市襄阳市为例,在生态安全导向下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PSR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对襄阳市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土地资源配置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襄阳市生态环境状况整体一般,生态安全水平处于"预警"状态;2不同生态效益目标条件下,可得到多个不同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最优方案是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状况、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多个因素的结果;3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符合襄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国土空间开发需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效益和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区域实施差异化定位和分工,才能有效实现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且城市还需政府正确引导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合理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正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服务。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形、土壤、水源、交通4类8项因子,综合分析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综合权重叠加模型及GIS技术对土地做出适宜性分析,得到该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为临夏州优化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选择评价内容与指标,而且可定量化评价土地空间配置方案的潜在生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方经济学相关生产理论,采取实地调查、数理统计、数学计算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与实际相吻合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双河农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生态、社会、经济适宜性恰当组合,形成城乡用地结构数量的协调与平衡,优化配置的目标在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本研究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具体实例为分析对象,对加强区域特困地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提出应加强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以城带乡,城乡结合"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和平衡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尤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劳动和资本的配置安排。土地整治工作对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土地、劳动、资本等三大基本生产要素的调整、优化与投入,对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供给侧改革重点,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差别化行业调控政策,实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与规模化经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优化以及劳动力资源在供给侧领域的优化与调整。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举措包括:加强土地资源及区域经济调查与评价、科学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与实施、开展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7.
长水河农场是黑龙江垦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型国有农场,随着生产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新型合作组织的建立,农场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如何科学优化劳动力配置问题,成为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农场以优化农业内部配置为主渠道,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多措并举,使农场人力资源由潜在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规范土地承包行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工增收和农场增效以及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土地承包制度演进历程,认为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负担较重、土地资源占有差距大、土地承包期短等一系列问题。结合黑龙江垦区实际,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使用权的配置方式、"基本田"的分配对象和标准、"规模田"配置、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承包收费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进展,展望2024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多类型资源协同配置、土地资源保护效果与路径、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可持续的空间规划方法、空间规划管理制度与方法等方面。研究结论:2023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关系、土地资源保护、绿色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与相关机制、空间规划方法与管理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4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资源同其他资源的协同机制、土地利用评价方法、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影响机制、土地低碳绿色利用模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与规划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总结2021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2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水土资源耦合研究、土地资源保护、跨学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和海洋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效益评价方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要素配置优化、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混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乡村规划、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总量控制、空间布局与时间布局,以达到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需求。用实证性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基本思路是查明各矿产地的资源条件、开发条件、环境条件及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评价分析,了解矿产地水平的优劣,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当前和长远需求,为在空问和时间两方面进行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文章定义了矿产地优化配置中矿产地需求类型,指出矿产地评价指标体系由要素性指标和效能性指标组成,构建了两类指标的组成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We model intrahousehold dynamics in two rural provinces of Mozambique through the lens of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ethods. The main features of our modeling framework are as follows: (a) a household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that captures allocation of labor and resources, and transfers among household members; (b) the explicit use of social norms in labor allocation across gender; (c) a mechanism that link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time poverty; (d) identification of leisure as a commodity that is being produced. Simulation results and sensitivity analyses show how social norms interact with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and resources at the household level to impact farm production or limit the gains from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环境、农业科技资源经费投入、农业科技人才储备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4个方面构成综合层,向下分16个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综合评价重庆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得分为81.08,为2级水平,其中农业科技人员流失比例较大,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结论]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及提高资源配置环境是提高重庆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浪费严重和农业科技活动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人才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以及农业科技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是影响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梅梅 《水利经济》2022,40(2):38-45
建立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水资源环境等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贯彻落实河长制提供相配套的制度保障。根据目标要求确定相应评价指标的原则,在剖析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公共需求满足程度的两方面指标,涵盖经济合理性、社会合理性、生态合理性的多层次水资源优化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成本、经济收益、基本生存用水指标、水生态环境指标和产业安全指标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构成,采用专家群组决策特征根法逐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improving production and income on small farms through bette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t pertains to the area that represents the low potential cereal crops zone (LPCZ) of Ethiopian highlands in the Shoa region. The basic primary data were drawn from 50 randomly selected farms in the area, and secondary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ILCA. LP and MOTAD are used as analytical tool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s a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net farm cash incomes by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available resources under current level of technology. The study further revealed that small-scale farmers in the study area operate at a relatively higher risk under the existing situation than would be the case under an-optimal situation. Thus, small-scale farmers should allocate resources optimally not only to increase cash income but also to reduce risk.  相似文献   

16.
Statistical data on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in agriculture reveal large discrepancies between various EC member states, both with respect to their absolute levels and in relation to non-farm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in the respective countries. Insofar as they appear to reflect the failure of markets in allocating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fficiently, and seem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conventional wisdom concern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however, it can be seen that those data are misleading to a large extent. Based on a simple model of optimal time allocation between farm and non-farm activities of members of farm household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farm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must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of farm to non-farm labour supply. The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interregional, intersectoral and intertemporal comparisons of income and productivity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relevance of market failure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两方面选取投入指标,包括林业财政预算、年末在册职工数、林业中间消耗值和林业用地面积,从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两方面选取输出指标,包括林业总产值、林业增加值和林地改造面积,选取了2005~2010年的数据资料运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松花江林管局的国有森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为松花江林管局的国有森林资源配置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可概括为增量管理和减量管理,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分析,对矿产资源的减量管理更为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矿产资源管理来说就是要狠抓减量管理。矿产资源减量管理与增量管理比较,在利益机制、业绩考核、管理业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显示矿产资源减量管理难度更大,必须下决心在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给予加强。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一定要优化对矿产资源的配置,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配置给那些效益、效率高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调控手段,把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的行动落到实处;一定要把矿产资源减量管理进一步精细化,讲求实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把握要素流动下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不仅是资源管理工作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议题。区域均衡发展和自然资源多元化配置加速了区域间要素流动,文章基于产业/部门视角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方法]该文运用框架分析法,对评价边界划分、要素配置方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把握当前新时代新趋势背景下要素流动性的承载力评价的基本要求,并以供需平衡法对产业/部门层面的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当前资源要素行政和市场交叉配置下的承载力评价应在资源跨区流动最小的一个社会配置边界上进行,同时以地理边界上的"人口消费边界"界定本地化资源环境要素需求,并且以考虑出口和剔除进口的资源要素来界定其供给,这样可剥离要素流动带来的资源压力转移。[结论]该文提出了产业/部门层面的承载力评价方法,通过把握资源环境要素位置(包括资源位、经济位和生态位)。其主要策略是通过分析和测量由要素流动引起的资源当地消费,经济贡献和环境效益的变化,来捕捉该变化对承载能力的动态影响。该方法可量化经济系统中物资流动与经济发展、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新趋势下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