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基于1978年~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熵值法,测算出三大地带之间、三大地带内部(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地带内部省际差距)和大陆地区整体差距的熵值,根据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整体差距趋势经历着“V”型变化,不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三大地带内部总体差距程度呈现大幅持续下降特征,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带内部均呈现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但西部地带内部省际差距呈“V”型变化且不存在收敛趋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程度却呈现出大幅持续上升特征,而且对大陆区域整体差距的贡献率达73.55%,要缩小大陆区域整体差距,如何缩小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则是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酒店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对于制定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泰尔(Theil)系数,对2001-2010年中国酒店业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及地带间差异的时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酒店业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地带内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国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分析,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空间格局.从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率上来看,东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并且东部和中西部的贡献率差距较大,中部和西部差距较小,东部地区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和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沐 《经济论坛》2011,(2):107-110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之间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差距巨大。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资产存量水平上的差距较大,在股票市场的融资水平上也有较大差距,而金融资产内部的比例,如金融相关比率、贷存款比例却没有太大的差距,甚至西部地区在这些指标上略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目前。我围区域经济金融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并且这一特征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及其地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而定义并计算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进而基于泰尔指数的变化分析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并体现出阶段性特征,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高的西部、中部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而经济较发达,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的东部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总体上呈持续拉大的趋势。不仅从不同省市、自治区来看是如此,而且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来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31个省份为样本,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动态和静态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与区域差异,实证检验我国生态文明的效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未达到最优状态,2011—2017年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以年均0.03%的速率下降;在四个区域的排名上,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靠后,各区域内部的省份之间差异明显;在区域动态变动趋势上,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的提升空间和后发潜力最大,东部和东北地区上升趋势较弱,中部地区整体呈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9.
1978~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普遍保持了近2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多数各省区与全国一样经历了3个增长周期,有的省区经历了3.5~5个增长周期,地区增长差距不断向趋缓方向发展。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呈"东西部快、中部慢"的态势,相应地经济总量的空间结构呈"东西部升、中部降"的态势,总量分布则始终保持"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从省区看,广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1的位次;浙江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明星,取得了30年年均增长全国第1的位置;福建是区域经济赶超的冠军,取得了30年赶超13个省区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
焦云霞 《技术经济》2021,40(5):27-38
本文基于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全面测度2009—2018年我国软件产业效率,并采用条件Kernel密度从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揭示中国软件产业效率的时空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软件产业效率整体较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该差距逐步扩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软件产业效率差距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整体上我国省份间软件产业效率不存在空间集聚;东部地区内部省份间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省份间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建议进一步增强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地区继续挖掘优势并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软件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考察其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东西差距显著。(2)总体地区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从地区内差距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最大,中部地区内差距最小;从地区间差距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中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小;从差距贡献率来看,地区间差距为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较小。(3)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地区差距出现波动式下降,三大地区均存在两极或多极化现象,中部地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规模、效益和速度3个方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区际差异分析,进而提炼和归纳出各省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东中西部不均衡态势明显,其中,发展规模的差异最大,其次是发展效益和发展速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尤其较慢;区域内部差异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工资和收入差距的问题,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区域连接CGE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1997年)和比较动态分析(1997—2010年)。依据模拟的结果我们探讨了劳动自由流动的强度、劳动力流动的量、区域间工资或收入差距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考察了扩大政府对西部等特定地区的投资所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与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基尼系数(GXNX)、Theft指标(GE1)和对数离差均值(GE0)对1978—2004年中国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部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全面度量,以及运用R/S分析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是城乡差异,处于第二住的是东部地区内部的金融发展差异,然后是省际间金融发展差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大致相当,而东中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是最小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Hurst指数都接近于1,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可能会继续扩大,而东部地区内部和东中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还可能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较大。依据客观的数据和科学的办法,建立合理的地区之间工资关系,缩小地区之间的公务员工资收入差距,这是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地区差距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公务员工资地区差距的特点,考察了公务员地区工资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了目前公务员地区工资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合理公务员地区工资关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Applied economics》2012,44(21):2717-2728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ies and development in a panel data set of 30 provinces and regional subsets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8 to 2006. There is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Financial development by scale widens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all regional samples, while financial sector efficiency and rural bank loans may reduce it in some regions. Government spending raises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s well. We als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penness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90,自引:1,他引:89  
本文考察了 1 980— 2 0 0 1年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趋势 ,并对地区差距的形成渊源、未来发展战略的相关文献做了综述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基尼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 ,中国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在 2 0世纪 80年代有所下降 ,但在 90年代却呈上升趋势 ,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主要来自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差距 ,在各地区内部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经济、地理、历史等多种因素使沿海地区处在了比较高的发展起点上 ,地区发展战略、全球化、经济自由化 ,要素市场的扭曲相互交织 ,对地区差距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任务。中央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各地区推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成林  罗庆 《经济经纬》2004,(6):49-51,86
本文根据中国国情构建了一个新的人类发展指数。运用该指数对1992—2002年中国大陆各省区之间人类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获得如下结论:第一,全国及各省区的人类发展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同时,各省区之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差异呈缩小趋势。第二,全国人类发展水平东高西低的格局不断强化。人类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集中在东部地区。第三,各省区间人类发展速度相差较大,大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第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人类发展的差异趋于缩小,但是缩小的速度不一。东部地区内部人类发展差异缩小的速度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小。第五,人类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按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而且,东部与中部、西部的人类发展水平差异趋于扩大,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基本保持稳定。第六,各省区之间人类发展总体差异在缩小的同时,出现了两极分化且程度扩大。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把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缩小区域之间人类发展差异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