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唐代以前,文人对女娲神话非常重视,文学和史学作品中大量写到了女娲.这一阶段,女娲神话的书写是以恢弘的政治意识表达对女娲作为圣王和英雄的褒扬,这种书写使得女娲神话呈现出表现宏大理想的集体政治意识.在女娲神话发展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对女娲这位原始神、人祖神和巫术神三位一体大神的敬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神话-仪式的分析,揭示了神话-仪式中所蕴涵的戏剧因素.这些戏剧因素分别是戏剧性的内容(神话)、戏剧艺术的呈现方式(扮演)、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心理准备(有意的自欺)以及戏剧的情感功能(集体体验).由于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戏剧因素,这种神话-仪式可以被称为仪式戏剧.  相似文献   

3.
杨洋  章得鑫 《大众商务》2011,(12):125-126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进步作用的启蒙精神,却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从启蒙自身出发,寻找启蒙自我毁灭的根源,他们以神话与启蒙关系为核心,揭示了“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退化为神话”的主题,认为启蒙精神的实现是进步和退步相交织、文明和野蛮相伴随的过程,由此启蒙精神走向了自我毁灭.与此同时这样的批判也带有一定的局...  相似文献   

4.
电影《雷神》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便是生与死,这一点贯穿于整个北欧神话之中。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北欧神话中此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知晓西方文化,尤其是北欧文化的某些精神内涵。因此,本文将通过解读电影《雷神》中的生死情节,探究其在北欧神话中的突出表现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意蕴,即《雷神》和北欧神话中的生死主题,反映了北欧先民独特的生命观。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北欧先民深谙生存的不易和死亡的恐惧,而正是这些塑造了他们的核心生命价值观———荣誉精神。同时,在他们看来,死亡虽不可避免,但并不是彻底毁灭,而是孕育新生,整个自然、宇宙便是在这样的永恒循环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盘古神话在我国汉族地区流传甚广,盘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开辟始祖。壮侗语民族中大量流传着与盘古神话相同或相近的神话,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变异了的盘古神话。本文力图从母题方面对盘古神话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的传承与变异轨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神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神话故事中有许多关于生态观点的描写。本文以中国神话中的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三个故事为例,分析了神话故事中的生态观念。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神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与中西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在原型、神话色彩、生命意识以及叙事模式上受到中西神话原型及原型背后的故事的影响。网络玄幻小说将其中可以利用的原型故事拿来为己所用,对其进行重述和演绎,使古老的神话在信息时代全面复活。这种现代化的复活,不仅展现着传统文化绵长悠久的生命力,而且体现着当代中国网络玄幻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神话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本文通过对中国神话故事和希腊神话故事的比较,从产生神话的民族生活背景、神话内容和神话发展等方面探讨了神话故事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石生人神话作为中国神话的重要母题,不仅存在于古籍文献中也存在于一些少数民族的活态神话里。石头生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观念,其本质体现为石头是具有生殖力的,因而石头是母体的象征。石头作为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原物及其神话,隐藏着十分丰富而神秘的文化象征密码。  相似文献   

10.
茅盾的神话研究对中国神话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茅盾的神话研究涉及到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积极探索利用神话素材进行再创作。同时茅盾吸收、借鉴人类学派神话学先进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神话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